![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廣東省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解讀
一、背景依據
近年來,我省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下降,工業投資總量在全國排名雖不斷上升、但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逐年下降。同時,工業投資增速有所放緩。針對我省工業投資和工業發展形勢及面臨的困難,為積極引導和促進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牽引帶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根據制造強省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精神,省政府制定印發了《廣東省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下稱《制造業投資十條》)。
二、主要內容
《制造業投資十條》包括加強分區域分行業分類指導、加大制造業投資獎勵、加強內外資一體化全產業鏈招商、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優化環境資源管理、加強金融和產業資本支持、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打造高水平項目承載平臺、加大統籌協調力度等10條支持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的政策措施。
三、政策核心點解讀
(一)加強分區域分行業分類指導。
圍繞“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按照“十四五”全省制造業總體空間布局,聚焦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立足“招好商、招大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積極引進產業帶動性強、技術水平先進、綠色低碳的先進制造業項目;鼓勵國有資本深度參與先進制造業項目引進建設。
(二)設立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
省財政設立先進制造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十四五”期間各地級以上市引進、建設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予以支持,具體包括支持先進制造業投資獎勵,對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廣州、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肇慶市總投資10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云浮市總投資5億元以上的制造業項目,按其新增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2%的比例分年度對地級以上市政府予以事后獎勵;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與推廣應用;對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的大型技術改造項目給予獎勵;支持新建大型產業園區建設等。
(三)加強內外資一體化全產業鏈招商。
省、市、縣(區)定期舉辦招商大會,搭建省市聯動招商網絡。實施產業鏈招商工程,圍繞戰略性產業集群,編制產業招商地圖,成立產業鏈招商聯盟,建立產業招商數據庫和目標企業清單。加強與國家重大戰略及港澳地區對接、協同聯動,圍繞先進制造業產業鏈推動互補招商。支持有條件地區設立市場化、專業化及內外資一體化投資促進機構,對引進項目機構和個人給予獎勵等。
(四)推動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在每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各建設至少1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或制造業創新中心,鼓勵各地給予資金支持;支持設立新型研發機構,支持研發機構落地廣東建設分中心、分實驗室;加快建設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支持加快完善5G、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五)強化用地用林保障。
省每年安排一定用地指標用于先進制造業項目預支使用,對各地引進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但當年用地指標確有不足的,可按規定向省申請預支指標。對各地引進符合投資總額、投資強度等條件的先進制造業項目但當年用地指標確有不足的,可經項目所在地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同意后按規定向省申請預支指標。省自然資源廳每年根據制造業發展評價結果,安排相關地級以上市獎勵指標。督促各級林業主管部門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項目使用林地定額,市林地定額不足的,優先納入省備用定額解決。研究制定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指標體系。
(六)優化環評服務。
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以及空間規劃、環境管理標準、環評編制技術導則和規范等要求編制完成環評文件的實行環評審批一次性辦理。對符合《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我省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和《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告知承諾制審批規程》《廣東省豁免環境影響評價手續辦理的建設項目名錄(2020年版)》以及各地市有關改革等要求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簡化環評編制內容、降低環評等級等改革措施,對基本不產生生態環境影響的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免于辦理環評手續。
(七)加強金融和產業資本支持。
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和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推動金融機構增加制造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提高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占比。引導金融機構完善信貸管理機制,優化融資服務。鼓勵地市成立本地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金融信貸工作專班,協調金融機構加強融資支持。引導保險機構開發針對先進制造業項目的專屬保險產品。強化省、市相關產業發展基金的政策導向。
(八)強化高素質人才支撐。
貫徹落實我省《關于強化我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的意見的通知》有關要求,深入實施“廣東技工”工程、“灣區人才”工程。對全省“十四五”期間新增總投資50億以上先進制造業項目單位賦予高級職稱評審權,由項目單位制定評審標準條件;對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和北部生態區總投資10億以上先進制造業項目單位賦予副高級職稱評審權。引導職業院校(含技工院校)重點建設20個專業集群。在先進制造業項目單位及企業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中等職業學校、技工院校應屆畢業生到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和北部生態區制造業企業就業,符合條件的可參照高校畢業生給予基層就業補貼。
(九)打造高水平項目承載平臺。
省相關主管部門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園區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鼓勵有條件的地市向園區下放更多管理權限。落實我省《關于推動工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聚焦戰略性產業集群培育,加快建設一批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產業的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布局建設一批省產業園,支持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后規劃建設省產業園,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園區,省、市、縣(區)加大對園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力度。
(十)加大統籌協調力度。
實施省領導定向聯系負責若干戰略性產業集群工作制度,建立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家咨詢制度,明確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對應省領導、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發揮世界500強企業和大型骨干企業“省長直通車”制度、省領導聯系跨國企業直通車制度以及省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總指揮部會議、利用外資工作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項目引進和落地建設。各地級以上市要成立以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先進制造業項目引進和建設,定期召開會議推動項目建設。省政府將先進制造業項目引進及建設工作納入重點督查范圍,視情況對各地開展專項督查等政策措施。
四、名詞解釋
固定資產投資額:是指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建筑和購置固定資產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標準地:是指對同一區域內的工業用地,根據不同行業分類在供地條件中設定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容積率、畝均稅收、就業貢獻、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等控制指標,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供應和監管的工業用地。
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是指按省級行政區域對電力消費規定應達到的可再生能源電量比重。國家對各省級行政區域規定應達到的最低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按超過最低消納責任權重一定幅度確定激勵性消納責任權重。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加快先進制造業項目投資建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202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