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廣東擬建華南疑難精神障礙診療中心 均衡配置精神衛生資源
2019年,廣東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共有519026人,其中95.43%得到了管理,而服藥率則為85.57%,相關指標均居于國家前列。
8月19日,廣東推出了《廣東省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要健全省、市、縣、鎮四級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華南疑難精神障礙診療中心,補齊基層精神衛生服務人員的短板,實現精神衛生資源均衡配置,加強精神障礙的預防、治療和康復管理。
目前精神衛生服務總量不足
201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前夕,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賈福軍提出,截至2018年,全省21個地市均設有精神專科醫院或至少一所綜合醫院設立精神/心理科門診。通過對基層全科醫生的培訓,目前省內共有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3302人,比前幾年幾乎翻了一番。
盡管這在全國屬于領先地位,但目前我省精神衛生服務總量仍有不足,且分布不均衡。在一些縣級行政區,專業機構發展嚴重滯后,市縣級精神專科醫院開展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健康服務能力不足,基層精神病預防人員能力不足。
《方案》提出了建設省、市、縣、鎮四級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對不同級別的醫療機構提出了目標要求。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發揮“帶頭大哥”的作用,制定好臨床診療規范與標準,控制好質量,同時要造血,培養一代精神衛生人才。方案提出了,加快推動省精神衛生中心擴建,建設成為華南乃至全國疑難、危重癥精神障礙的臨床診療中心。
地市要統籌區域內精神衛生資源、服務半徑、服務人口,按照三級精神專科醫院配置標準改建擴建市級公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擴增精神衛生服務能力。
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發揮精神衛生服務網底作用,依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承擔和落實基層精神障礙患者隨訪管理和心理健康咨詢等任務。
方案關注了一些隱秘的角落,提出要把監獄、戒毒場所的醫療機構納入精神衛生服務體系,推動強制醫療場所建設,各地市指定或新建至少1所符合條件的強制醫療專區,收治肇事肇禍案事件精神障礙患者。
健全精神衛生服務體系,需堅持規范治療。《方案》為各級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設定了一條“紅線”,依法依規執業,嚴格執行醫療技術操作規范和診療常規,推廣長效針劑治療、心理治療、院內康復、日間醫院康復等診療技術和模式,優化診療模式,改善患者就診體驗,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綜合全面的診療服務。
預防是最佳的治方式。《方案》提出,密切關注青少年、農村婦女和留守兒童、職業人群、被監管人員、老年人、殘疾人等重點人群心理行為問題,探索適合本地實際的常見精神障礙預防和干預模式。
將形成患者閉環管理
近年來,廣東省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工作持續保持高水平的狀態。廣東的嚴重精神障礙管理治療服務網絡覆蓋率達100%,超過國家考核指標。在2017年全國綜治考評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項目中,我省名列第三。2019年,廣東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共有519026人,其中95.43%得到了管理,服藥率則為85.57%,各項指標在全國位居前列。
廣東省精神衛生中心公共衛生事業科主任醫師林勇強表示,全省在冊的50多萬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隨訪管理,主要依靠2000余名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兼職精防管理人員,平均每人需要隨訪管理患者超過200名,甚至有醫生一個人管理著1000個患者。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比為2.62人/10萬。精神衛生人才缺口大,尤其在基層,由于精神衛生從業人員待遇普遍低下、職業風險高,導致了普遍存在人手緊缺、素質低、流失大,招人難的現象。
《方案》提出一攬子計劃,補齊基層精神衛生人才短板,總結為擴招、轉崗,提升待遇,進行“職稱認定”。
——支持高校擴大招生規模,開辦精神醫學、康復治療學、心理學等精神衛生相關專業,引導更多優秀的高中畢業生報讀精神衛生相關專業。將精神醫學課程納入訂單定向農村醫學人才培養內容。
——加大精神科轉崗醫師培訓力度,符合條件的執業醫師及時加注精神衛生執業范圍。
——對精神衛生工作人員給予適當待遇傾斜和崗位補助,在內部分配中統籌作為重點崗位予以傾斜,并根據精神衛生崗位設置情況適當核增績效工資總量,對符合當地規定的高層次人才單列核定績效工資,據實發放。
——取得中級職稱后在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層連續工作滿10年,年度考核及聘期考核均為合格及以上等次,在當地可直接認定為基層副高級職稱。
在嚴重精神障礙者管理上,《方案》提出,精神衛生醫療機構要及時將在本機構診療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信息轉介到居住地社區,確保形成從家庭、社區到醫院的閉環管理。
事實上,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群體中,有部分是流浪乞討人員,對此,《方案》提出,各地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和各類救助管理機構、托養機構、安置機構要與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簽訂相關協作協議,建立出入院登記、病人轉院交接等制度,確保患者收得進、出得去。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進一步加強精神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