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解讀
一、出臺背景
交通運輸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在經濟社會中發揮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十三五”時期,廣東加快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綜合運輸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人便于行、貨暢其流。
“十四五”時期是廣東奮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的第一個五年,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面臨新機遇新要求。為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省交通運輸發展,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共同組織編制《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該《規劃》是廣東省“十四五”重點專項規劃之一,是未來五年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的重要指導文件。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共十一章,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發展環境(第一章)。全面梳理“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情況,系統分析“十四五”面臨的形勢要求以及存在主要問題。
第二部分是總體要求(第二章)。按照“適度超前、先行引領,開放互聯、協調發展,服務為本、經濟便捷,融合共享、一體高效,改革創新、安全綠色”的基本原則,提出加快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交通強國先行示范省。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務(第三至十章)。提出打造國際一流的綜合交通樞紐、構建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網絡、發展高品質的運輸服務、建設面向未來的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生態友好的綠色交通、提升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能力、推動交通運輸與關聯領域融合發展、提升交通運輸現代化綜合治理能力等八項重大任務。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第十一章)。從組織實施、規劃銜接、要素保障、項目支撐等方面提出保障規劃實施的措施。
三、主要亮點
一是高水平推進基礎設施布局,提升重大戰略支撐能力。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雙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等戰略部署,形成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中心,以汕頭、湛江、韶關為極點,軸帶支撐、多向聯通的綜合交通布局。到2025年,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別達3600公里、12500公里,民用機場旅客年吞吐能力達2.5億人次,港口貨物通過能力達21億噸,國際航空航運樞紐影響力顯著增強,國際運輸網絡連通度進一步提高。
二是突出運輸服務一體化,著力提升綜合運輸效率。以全鏈條快速化為導向,加強運輸資源優化整合,推動各種運輸方式合理分工。到2025年,樞紐機場全部實現軌道交通或高速公路引入,沿海主要港口重要港區基本實現鐵路進港,旅客聯程聯運和貨物多式聯運加快發展,基本實現“12312”出行交通圈(珠三角地區內部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珠三角地區與粵東粵西粵北地區2小時通達、與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左右通達)和“123”快貨物流圈(省內1天送達,國內及東南亞主要城市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三是強化智能綠色安全,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以服務品質生活為導向,全面提升交通運輸智能化水平,創新發展新業態新模式;著眼碳達峰碳中和,加快運輸結構調整,推動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堅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建立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風險評估機制,不斷增強系統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四是加大重大項目支撐,確保規劃落地實施。“十四五”全省共安排交通重大項目投資約2萬億元。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通知 2021-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