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
第2912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
粵府函〔2020〕171號
陸波等代表:
你們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出的關于開展交通信息服務數據基礎建設促進澳門珠海交通融合發展的建議(第2912號)收悉,經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我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論述,把大灣區建設作為引領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綱,舉全省之力予以推進。你們提出的“構建兩地信息服務數據基礎”“搭建科技管理共享平臺”等意見,契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部署要求,既有助于提高兩地交通管理水平、實現交通信息共享共用、實現兩地交通運輸管理高效協同,也是建設交通強國和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實踐。目前,我省已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相關科研平臺建設,共推兩地交通融合發展。
一、前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統籌規劃布局。一是出臺了《廣東省加快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將5G基站建設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及控制性詳細規劃、著力突破5G關鍵核心技術、建設高水平5G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壯大5G產業;對用電用地、頻率保障制定了保障措施,并統籌相關專項資金支持5G網絡建設、技術創新、產業發展與示范應用等。二是印發了《關于應對疫情影響進一步促進信息服務和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設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支持廣州、深圳、珠海等大灣區主要城市建設超算中心和人、車、路協同的車聯網設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智慧城市,鼓勵運營商和相關企業優先在粵東粵西粵北布局建設數據中心。三是出臺了《廣東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年)》,規劃了5G和數據中心到2025年的發展目標,統籌調配數據中心能耗指標,強化5G基站和數據中心電力供應保障,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數字產業融合發展,全面優化我省5G基站和數據中心空間布局。四是印發了《廣東省交通運輸行業5G技術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試點推廣應用方案》《推進全省高速公路項目5G網絡覆蓋和應用示范工作的實施方案》,推進5G技術與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融合和應用發展,推動相關前沿技術在數字交通、智慧公路領域廣泛應用,提高高速公路“建、管、養、運”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加快建設新型基礎設施。一是加快推動5G網絡覆蓋。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網絡強省的部署要求,以及積極實施5G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精神,圍繞落實責任分工、免費開放公共建筑范圍、規范5G基站費用、建立日常聯絡工作機制、規范公共建筑開放流程等問題,進一步加快推動5G基站建設落地。據統計,截至2020年5月底,我省5G基站數累計達63463座。二是提升珠港澳網絡聯通和通信服務水平。目前已完成橫琴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數據通道直連廣州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珠海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和亞太三號國際海底光纜“海南-珠海-香港”段預計分別于2020年年底和2021年年底建成,屆時珠海將成為全國第9個擁有國際通信出入口局和第四個擁有國際海纜登陸站的城市,有助于加快實現珠澳兩地交通信息服務共享互聯。三是港珠澳大橋5G網絡全面覆蓋。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5G技術在大橋上的應用將不僅為通行三地的旅客帶來更為豐富、便捷的生活體驗,也將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字化大橋。
(三)共推兩地交通融合發展。一是交通一卡通促進粵澳出行互通融合發展。為促進粵澳居民便捷出行,廣東省交通運輸廳于2013年指導廣東嶺南通股份有限公司與澳門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發行“嶺南通·澳門通”聯名公交卡,截至目前發行數量逾4.5萬張,累計交易總額達2075萬元。二是推動兩地客運融合發展。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聯程客運服務體系建設,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已于2020年上半年完成了粵港澳大灣區“一票式”聯程客運服務體系研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聯程客運體系框架初步構想。三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著力推動粵澳兩地健康信息互認。一方面,建設粵澳通關信息共享庫,在獲得本人嚴格授權后單條查詢個人相關信息,實現通關人員核酸檢測結果、健康申報等信息數據實時共享。另一方面,依托粵康碼“一站式”完成廣東口岸出入境所需的健康申報、健康碼轉碼操作,并由粵康碼系統將個人信息、粵康碼顏色標識、轉碼信息、健康海關申報、核酸檢測結果等信息實時推送給海關系統。通過兩地信息互認共享和系統聯通,有效減輕口岸通關壓力,為實現有序恢復內地和澳門人員正常往來奠定堅實基礎。
二、下階段工作計劃
(一)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快完善珠海市智慧交通運行管理平臺。近年來,珠海市積極推動交通大數據建設,建成并上線了智慧交通運行管理平臺等系統,初步構建了交通大數據中心。目前,珠海交通大數據平臺已覆蓋了全市水陸空鐵共計26家單位的相關數據,日均采集數據約30GB,累計采集數據約72TB。下一步將重點把此平臺打造成為澳門珠海交通信息服務共享互聯的基礎平臺。二是加快建設珠海大數據基礎設施。珠海市現已建成世界領先的人工智能超級計算平臺。橫琴先進智能計算中心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運算能力達到50億億次/秒。預計2020年年底將建成運算能力達到116億億次/秒(4Eops)規模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成為全國首個、全球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下一步將重點推進智能計算中心建設,為兩地數據融合應用提供有力支撐,進一步促進兩地交通加速融合發展。三是建設政務大數據中心。我省已集約化建設政務大數據中心,實現國家、省、市、縣四級政府部門數據聯通,基本完成全省政務數據資源統一歸集存儲、統一目錄管理和統一數據服務。依托省政務大數據中心整合封裝并對外發布了近2000個數據接口服務,為我省142個重點領域應用提供了40億余次數據查詢、核驗、翻譯服務,有效打破“信息孤島”。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該平臺作用,為粵澳兩地信息共享提供基礎支撐。
(二)加快兩地交通信息融合發展。一是深化推進交通一卡通,促進粵澳出行互通融合發展。緊跟乘車碼等移動支付技術發展趨勢,推進大灣區內城市交通出行信息數據深度共享,探索建立大灣區交通電子支付中心,推進大灣區內覆蓋公共交通、城際軌道、水運等交通方式的跨境便捷支付。二是加快推進兩地客運融合發展。按照“試點推行、區域推廣、全面覆蓋”的實施步驟,選取大灣區內具備條件的城市作為試點,在運營協同、票務互聯、信息互通、數據共享、安檢互認等方面先行開展試點示范,推進大灣區城際間便捷出行。三是推動粵澳健康碼應用促進跨境疫情聯防。為減輕對澳門入境防疫壓力,方便粵澳兩地跨境人員的工作、生活早日恢復正常,我省將持續推動粵澳健康碼在拱北等口岸通關應用,積極對接珠澳復工復產需求,繼續加大兩地健康碼互轉互認的宣傳,進一步推動粵澳健康碼在疫情防控中的應用,持續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四是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創新。根據廣東省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實施方案有關工作部署,我省重點推進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創新,其中包括創新粵港澳大灣區數據流通模式,圍繞人員、車輛、貨物、資金及技術跨境流通需求,探索建立粵港澳地區數據自由流通機制,逐步打破區域數據流通壁壘,推動粵港澳地區數字貿易便利化和數據跨區域流通。
(三)支持相關科研平臺建設,聚集科技力量開展融合研究。一是支持智能維養與安全運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為加強交通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協同粵港澳三地高校和技術機構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建設智能維養與安全運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項目,在交通領域智能化和新基建方面已率先開展研究和應用,未來將進一步推動澳門珠海交通融合。二是支持澳門大學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建設。支持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橫琴分部等重大研發平臺充分發展,加強5G、物聯網與智慧城市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交通領域示范應用,助力珠海澳門交通信息服務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交通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要求,加強與港澳溝通交流,全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澳門共同推進兩地信息服務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粵澳交通融合發展。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你們對我省工作的關注和支持。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