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長者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專區 > 最新政策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1274號(科學技術類060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府函〔2020〕294號
來源:本網時間:2020-11-25 09:58
【打印】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

第三次會議第1274號(科學技術類

060號)提案答復的函

粵府函〔2020〕294號


梁勵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大灣區青年科研人才成長,善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支持發展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提案》收悉,經會同科技部、共青團中央認真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我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舉全省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進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政策措施,利用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緊密聯系、優勢互補的特點,不斷深化粵港澳科技交流合作。您提出的建議對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我省將認真研究吸納。

  一、關于“加強在港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理工類一流學科人才培養布局”的建議

  一是大力推動國家重點實驗室、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目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已有新發傳染性疾病、先進顯示與光電子技術等16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澳門已有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月球與行星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啟動首批10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由粵港澳具有合作基礎的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聯合建設,充分發揮粵港澳科技和產業優勢。二是共建高水平產業技術創新平臺。依托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的國家中醫藥重點實驗室,建設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研究院等機構積極整合粵港澳三地創新力量,引進國際創新資源,集聚了一批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研發項目。三是探索高校聯合培養項目。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多所廣東高校分別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多所香港高校開展聯合培養項目。2019年4月,華南理工大學與澳門大學簽署本科生“2+2”聯合培養項目協議,合作開展雙向雙學位本科聯合培養,進一步開拓大灣區人才培養新模式。

  二、關于“組織大灣區高中生和中高職學生到科研企業實習、交流”的建議

  一是組織大灣區中學生參訪科研企業。2019年開展“高飛遠翔”第七屆粵港青年明日領袖培訓計劃,組織粵港兩地優秀中學生參觀走訪羊城創意產業園、網易公司總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和粵港澳3D打印產品創新中心等科技企業,讓大灣區中學生全方位了解大灣區城市發展和研發水平。二是服務港澳學生實習就業成長需求。依托“易展翅”就業實習服務信息平臺,吸引1490名港澳臺青年學生來粵實習見習。推出“展翅計劃”香港大學生實習專項公益活動,聯合南航、碧桂園、粵海控股、時代中國、萬科、佳兆業、網易等7家企業,為香港大學生提供短期實習崗位576個,落實185名學生到崗實習,實習期間配套開展1200多場職場培訓、紅色教育活動等。三是遴選認定科研企業為實踐教學基地。遴選符合條件的科研企業作為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單位,認定20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同時要求各地遴選建設一批社會實踐基地、勞動教育基地,為開展包括科研企業交流在內的社會實踐教育活動提供載體和支撐。

  三、關于“推動澳門青年科研人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建議

  一是實現省財政科研資金過境港澳使用。2019年1月出臺規定,支持港澳機構申報我省財政科技計劃項目,允許省財政科研資金直接撥付港澳機構使用,并在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省自然科學基金及港澳科技成果來粵轉化的部分專題中,向港澳高校科研機構開放申報,推動粵港澳地區青年科技人才協同開展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合作。二是實施重大人才工程。支持港澳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作為省重大人才工程的協作單位參與申報,鼓勵粵港澳人才聯合組建團隊,對港澳籍全職在粵工作專家一視同仁。定期舉辦高層次人才(含港澳人才)省情國情研修班,深入學習了解國情黨情及我省科技計劃項目改革情況。截至2019年,我省從港澳引進創新創業團隊19個、高層次人才58名,支持組建粵港澳聯合團隊5個,有港澳籍全職在粵工作專家6人。三是打造粵港澳創新創業平臺。連續6年舉辦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港澳臺賽,匯聚了粵港澳臺2400多個創新創業項目,成為吸引港澳臺青年來粵創業的重要助推器,有力促進科研成果跨境轉移轉化。截至2019年,全省擁有廣州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場、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面向港澳的創新創業載體134家。

  四、關于“以政策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博士和高端人才等社會智庫共建共享和結盟”的建議

  一是優化粵港澳教育與科技合作機制。目前已成立粵港澳高校聯盟及近20個專業聯盟,粵港澳三地高校以聯盟為平臺探索開展互認特定課程學分、更為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2019年5月,粵澳兩地簽署《關于開展聯合資助兩地合作研發項目的工作計劃》,啟動在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領域的聯合資助計劃。二是成立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聯盟。2017年7月,廣東省青年聯合會聯合香港青年聯會、澳門青年聯合會共同發起成立聯盟,簽訂《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行動框架協議》。聯盟由粵港澳三地主要青少年機構組成,現有成員101家,在青少年成長交流、創新創業、志愿服務、社會建設、綠色灣區、國際合作等領域深度融合,推動三地青少年共同投身灣區發展。三是加強港澳IT界別青年交流。依托“青年同心圓”項目,定期組織粵港兩地IT界別青年開展專業交流,合作開發科創平臺,不斷加強大灣區企業及青年專業人士的交流合作,推動大灣區IT界別社會智庫的共建共享。

  下一步,我省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部署要求,繼續支持粵港澳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和一流學科人才培養布局,創新粵港澳青年科研人才流動機制,拓寬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社會智庫結盟共建和成果共享。

  專此答復。誠摯感謝您對我省工作的關注和支持。歡迎登錄省政府門戶網站(yanshiren.com),了解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方面的重要信息。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0年10月9日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
網站信息
關于本網             網站聲明
聯系我們

020-83135078

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體矩陣
網站官方微信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粵商通APP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