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民政府 廣東省人民政府](images/logo.png)
![長者專區 長者專區](images/zzzq.png)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轉發省自然資源廳
省林業局《廣東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
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的通知
粵辦函〔2021〕343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省自然資源廳、林業局《廣東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林業局反映。
省政府辦公廳
2021年12月6日
廣東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
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省自然資源廳、林業局
松材線蟲是全國檢疫性林業有害生物,是我國危害較大的外來入侵物種,通過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蟲傳播,從而引發松材線蟲病。松材線蟲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森林病害,不但使寄主植物感染后40天即可死亡,而且具有擴散迅速、危害嚴重等疫情典型特征。自1988年在我省深圳市首次發現松材線蟲病以來,已在全省19個地級以上市、77個縣(市、區)、629個鎮發生疫情,發生面積443.47萬畝,對我省森林資源造成嚴重破壞,使我省一些地區的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嚴重影響。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家生物安全工作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全國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的要求,堅決遏制松材線蟲病疫情快速蔓延擴散、嚴重危害的勢頭,不斷提升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和水平,現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認識加強生物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要、監管從嚴”的防控理念,按照系統統籌謀劃、分區分級管理、科學精準施策要求,切實打好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攻堅戰,為全面實施綠美廣東大行動、建設南粵秀美山川提供生態保護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政府主導、聯防聯控。將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工作納入林長制的考核范圍,建立健全協作機制,大力推進地區間和部門間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推動各地依法履行防控職責、落實防控措施、強化防控監管。
堅持系統治理、精準施策。綜合考慮森林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系統性,科學分區分級分類管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從源頭防范疫情發生,強化過程監管,統籌疫情防控各環節開展系統治理。
三、工作目標
在完成年度防控任務,確保疫情不擴散、不嚴重發生的前提下,到2025年,全省松材線蟲病疫情發生總面積控制在420萬畝以下、縣級疫區總數控制在75個以下、鄉鎮級疫點總數控制在566個以下,實現疫情發生面積、鄉鎮級疫點數量與2020年相比“雙下降”。全省減少疫情發生面積32萬畝以上,拔除63個鄉鎮級疫點,實現廣州市白云區和黃埔區、佛山市南海區、東莞市(東莞、中山市視為縣級疫區,下同)、江門市新會區、陽江市江城區等6個縣級疫區無疫情。到2023年,全省減少疫情發生面積13.12萬畝以上,拔除四會市、連南瑤族自治縣等2個縣級疫區、20個鄉鎮級疫點,實現陽江市江城區無疫情。
四、工作措施
根據我省松林分布情況與松材線蟲病傳入時間、發生面積及發生程度,汕頭市南澳縣等53個縣級疫區劃為重型疫區,廣州市白云區等24個縣級疫區劃為輕型疫區,廣州市番禺區等27個有松林分布但未發生疫情的縣(市、區)劃為一般預防區。重型疫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全面攻堅”策略,實現疫情整體可控、逐步壓縮、定點清除;輕型疫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集中殲滅”的策略,限期消除疫情;一般預防區實施“全面監測、嚴防輸入、快速處置”策略,確保及時發現、及時消除。
(一)包山頭,開展疫情精準監測行動。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和新發疫情應急處置制度,健全以護林員為骨干的地面網格化監測網絡體系,統籌護林員、鄉鎮及林場管護員、社會化組織和森林資源監測機構等力量,做好疫情日常監測和秋季專項普查,提升疫情動態管理能力,切實做到“監測全覆蓋,普查無死角。”
(二)清疫木,實施疫源封鎖清剿行動。堅持“及時、就地、徹底”原則,實施全方位、無死角、即死即清的疫木清零行動。落實疫木管控責任,加強對山場除治、疫木下山運輸、無害化處理、安全利用等各環節管控,從源頭上控制疫情。加強林業植物檢疫執法,組織開展疫情源頭追溯,嚴格產地檢疫、調運檢疫和檢疫復檢。加強涉木企業檢疫監管,定期開展檢疫巡查,嚴防疫情人為傳播。
(三)嚴監管,推進除治質量提升行動。因地制宜,大力開展綜合防治,加強對社會化防治組織的管理,全面推行以全年防治效果為評價核心、以防治面積為計算標準的年度防治績效承包模式,加強防治技能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和水平,提高專業化統防統治水平,力爭實現“山上不見死樹,地上不遺枝椏,房前屋后不見染疫松柴”。
(四)重修復,實施健康森林保護行動。通過低效松林改造、高質量水源林建設、防火林帶建設、森林撫育等,科學有序實施災害松林改造,增強松林自我抗災能力,統籌生態修復和災害治理。采取樹干注射免疫制劑等措施,加強對重點區域的健康松樹,尤其是古松、名松、廣東松等的保護力度,促進災害防控能力和森林質量提升。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實行市、縣(市、區)長負責制,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協作原則,明確工作任務,落實目標責任。建立健全部門間協調聯動機制,統一部署,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防控格局。依托林長制建立聯防聯治聯檢工作機制,開展重大生物災害疫情防控工作。加強防治質量及防治成效的督導、抽查,組織開展防控成效縣級自查、市級抽查和省級核驗,提升防治績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各地要將松材線蟲病疫情監測調查、普查、檢疫檢查、綜合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省級繼續將“林業有害生物防控”納入涉農資金優先支持的考核工作任務清單范圍,各地應統籌用好各級財政資金,切實落實資金保障,確保按時完成防控工作任務。嚴格資金績效管理和監督,強化資金績效評價,確保防治資金安全運行和有效使用。
(三)強化科技支撐。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控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研究和集成創新。及時更新、調整松材線蟲病防治技術方案,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防治示范點,開展新技術新成果示范。積極爭取在疫情精準監測、疫木伐樁無害化處理、媒介昆蟲松褐天牛防控、純松林生態系統修復等領域取得突破,引領和推動新藥劑、新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
(四)強化群防群控。開展疫情防控政策法規、防控知識等普及宣傳,積極引導和鼓勵全社會理解、支持和參與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努力營造多方參與、共同推進的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良好氛圍。通過設立宣標牌、張貼通告和宣傳圖冊、懸掛宣傳標語、與相關企業(單位、個人)簽訂知情承諾書、印發宣傳單等多種形式,讓疫情防控知識進村入戶,使疫情防控成為當地群眾的自覺行動,抵制收集、存放、使用疫木及其制品等行為。創新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宣傳形式,加大防控宣傳視頻制作力度,擴大宣傳覆蓋面,推動建立全民參與的防治格局。
六、評估考核
(一)制定實施方案。各地要按照本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科學制定本地區攻堅行動方案,逐級細化目標任務,明確中期(2023年)、末期(2025年)和年度防控目標任務。按照責任清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措施準確的要求,編制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和年度作業設計。市、縣林業主管部門制定的攻堅行動方案經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21年12月30日前逐級報省林業局備案(包括2021年防治作業設計),2022—2025年各年度作業設計應于當年3月30日前報省林業局備案。
(二)做好年度自評。每年12月10日前,各地要組織開展攻堅行動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年度自評,并逐級向省林業局報告年度自評結果。每年12月31日前,省林業局要根據各地自評情況開展自評抽查,形成全省年度自評結果,并按要求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三)開展中期評估。2023年11月30日前,各地要組織開展攻堅行動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中期評估,并于2023年12月10日前逐級向省林業局報告中期評估結果。省林業局要根據各地中期評估結果開展中期評估抽查核驗,形成全省攻堅行動中期評估情況,并按要求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四)組織末期考核。2025年10月31日前,各地要組織開展攻堅行動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末期考核,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應于2025年10月31日前向省林業局報告末期考核結果。省林業局要根據各地末期考核結果開展抽查核驗,形成全省末期考核結果,經省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五)考核結果運用。各地年度自評、中期評估、末期考核結果將作為林長制考核的重要依據,并進行全省通報,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各地年度自評結果作為涉農資金優先支持的考核工作任務完成的評價依據。
- 廣東啟動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 到2025年全省減少疫情發生面積超32萬畝 2021-12-24
- 一圖讀懂廣東省松材線蟲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 202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