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 無障礙    長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開 規章庫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府信息公開

索引號: 006939748/2014-00971 分類: 工業、交通、意見
發布機構: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成文日期: 2014-12-29
名稱: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
文號: 粵府辦〔2014〕69號 發布日期: 2014-12-31
主題詞:
【打印】 【字體: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的意見

發布日期:2014-12-31  瀏覽次數:-
粵府辦〔2014〕69號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

民航業發展的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民航業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產業。近年來,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4號),我省民航業快速發展,為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地區發展環境,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化國際合作、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發揮了重要支撐和推動作用。但當前我省民航業發展仍存在基礎設施布局不平衡、綜合競爭力不強等問題。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進一步加快民航業發展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總體要求。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民航業發展戰略部署,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主動適應、適度超前,調整結構、擴容增效,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我省民航業做大做強和轉型升級步伐,建設民航強省,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要。
  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多層次機場體系、四通八達的航空運輸網絡、高效可靠的服務保障體系、功能齊全的通用航空體系和集聚發展的空港經濟產業,增強我省民航業綜合競爭力。
  ——機場建設方面,加快形成以珠三角機場群為核心、粵東粵西機場為兩翼、覆蓋粵北地區、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協調發展的機場布局。到2020年,機場服務基本覆蓋省內縣級行政區域,所有縣(市、區)城區能夠在地面交通100公里路程或1.5小時車程內享受到航空服務。
  ——運輸發展方面,加快形成樞紐網絡、國際航線、國內干線、區域支線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運輸網絡體系。到2020年,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建成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建設成為區域樞紐機場,珠三角機場群建設成為國際上旅客和貨郵吞吐量最大的機場群之一;全省民用運輸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5億人次,年均增長7.4%;年貨郵吞吐量達到390萬噸,年均增長8.0%。

  ——航空服務保障體系方面,空中交通管理運行體系、空管設備保障體系和航空氣象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運輸航空每百萬小時重大事故率不超過0.15,逐步提高航班正常率水平。
  ——通用航空方面,加快推進低空空域管理試點改革,完善通用航空基礎設施體系規劃布局,持續改善通用航空基礎保障環境,逐步建立功能齊全、服務規范、作業范圍寬廣的通用航空服務體系,推動飛機制造、維修、運營服務、租賃、總裝、培訓、專業服務等通用航空產業協調發展。
  ——空港經濟方面,高新技術產業、物流業、飛機制造業、飛機維修業和相關培訓業等重要產業集群加快發展,空港經濟成為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到2020年,依托省內樞紐機場和骨干機場建設一批空港經濟產業區,空港經濟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力度顯著增強,基本建立珠三角臨空產業集聚區。
  二、主要任務

  (一)編制實施民航發展規劃。
  按照“統籌兼顧、協調發展,主動適應、適度超前”的原則,抓緊制訂實施我省民用機場發展規劃、通用航空發展規劃、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規劃、臨空產業發展規劃以及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整體規劃等專項規劃,并做好與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民航發展規劃以及我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等的銜接。新建、遷建的機場規劃選址方案由省發展改革委統籌研究,報省政府同意并按程序報中國民航局批準后發布實施。
  (二)推進民航基礎設施建設。
  優化省內機場布局,構建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龍頭,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揭陽潮汕機場、珠海金灣機場為骨干,湛江、梅縣、惠州、佛山、韶關機場等為支點,各類機場有機協調的民用運輸機場體系。加快推進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建設,適時開展第四、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建設前期工作。開展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第三跑道和第四航站樓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湛江機場遷建工作;推動惠州、韶關軍民合用機場盡快開通民用航班;加快推進梅縣機場搬遷前期論證工作。積極謀劃新機場建設,提早開展選址工作。加快推進全省通用機場建設,逐步形成通用機場網絡體系。完善集疏運體系建設,積極推動鐵路、城際軌道、城市軌道、高速公路等交通運輸方式引入機場。支持航空公司基地、空管、油料項目建設,完善民航基礎設施,努力提升民航裝備水平、擴大區域機場系統容量和增強設施保障能力,推進空管新技術研究應用。
  (三)優化珠三角地區空域管理。
  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程序”原則,加強軍民航協商合作,加強與港澳地區的航空交流與合作,制訂珠三角地區空域優化方案,優化飛行程序和空域管理。設立珠三角地區空域聯合終端管制區,在珠三角地區東、西部建立平行的進離場航線,在廣州北部增設往北的離場航線,優化珠三角機場群的進離場程序和廣州北部航線結構。支持空域靈活使用,增加廣州、珠海管制區進離場出入口和相關高度層。軍地協商進一步優化軍民航機場布局,逐步解決珠三角地區空域緊張問題。
  (四)完善航空運輸網絡體系。
  建立和完善樞紐網絡、國際航線、國內干線、區域支線相互支撐和協調發展的運輸網絡體系。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廣州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優化中轉流程,大力發展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等中遠程國際航線,加密大洋洲、東南亞、非洲、中東和南亞等航線,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國際中轉航線網絡格局。完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區域樞紐功能,提升服務水平。加快形成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為骨干的華南地區航空貨運和快件集散網絡。加強營銷,爭取更多航空公司在珠海、揭陽、湛江、梅縣、惠州、韶關等機場設立基地,增加運力投放,開通更多國內航線,提升通達能力。根據各機場資源條件,支持發展低成本航空業務、設立國際口岸開展國際航線業務。
  (五)加快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認真落實國家機場發展戰略部署,將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建設成為我國三大國際航空樞紐之一,進一步強化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對中南地區機場群的龍頭帶動作用。構建以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為中心的國際中轉航線網絡,支持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向大型網絡型航空公司轉型,加快發展國際航空運輸,進一步增加國際通航點,加強國際國內航線航班有效銜接。構建廣州白云國際機場航線網絡航班波,不斷提高中轉旅客比例,爭取到2020年達到15%以上。鼓勵并帶動更多航空公司把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作為其在亞太地區的國際中轉樞紐,擴大通程航班業務實施范圍,推動實施貨運便利通關政策。推進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提高機場集疏運能力,通過城際軌道與高鐵樞紐車站的連接,打造空鐵聯運綜合交通樞紐。
  (六)加快發展通用航空。
  按照國家空管委的統一部署,加快推進我省低空空域管理試點改革工作,逐步形成政府監管、行業指導、市場化運作、一體化管理的低空空域運行管理和服務保障體系。統籌規劃建設全省通用機場,增加具有通勤功能的通用機場布點,在新(改、擴)建干支線機場中統籌設置通用航空功能區域。在首批固定基地運營商(FBO)和飛行服務站(FSS)建設的基礎上,加強通用航空飛行服務人才培訓,構建全省通用航空運營服務網絡,健全通用航空運營技術服務標準,引領通用航空服務體制改革創新,滿足通用航空發展要求。鼓勵現有支線機場向通用航空企業和個人開放。全面扶持航空培訓、海上飛行、應急救援、擺渡飛行、航空旅游等通用航空業務,建立健全公務機運行體系,支持開展公務機和私人飛機托管服務、包機運營、金融租賃等業務,大力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飛機制造、維修、運營項目落戶發展,積極推進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產業聯盟、技術研發合作平臺等行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夯實我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基礎。
  (七)大力推動空港經濟發展。
  加快培育航空產業核心集聚區,促進民用航空運輸產業延伸和區域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重點發展航空制造與維修、航空物流、商務會展、金融服務、總部經濟等高附加值產業。大力推進航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業務發展,延伸物流服務產業鏈。充分發揮聯邦快遞(FedEx)亞太轉運中心、美國聯合包裹(UPS)轉運中心、順豐速運華南快件轉運中心對相關產業的帶動作用。以新科宇航飛機維修基地、廣州飛機維修工程基地、珠海摩天宇飛機發動機維修基地為基礎建設全國三大飛機維修產業集群之一。統籌推進珠三角航空產業集聚區建設,支持廣州白云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廣州空港經濟區、深圳空港經濟區建設,積極申請設立國家級空港經濟示范區。推動珠海航空產業園區和中航通飛珠海產業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和發展通用飛機研發制造、通航運營、飛行培訓、保障服務等航空產業。支持珠海建設公務機運營基地和維修基地。支持揭陽、惠州、湛江等地利用空港資源發展航空配套產業,促進當地產業轉型升級。
  (八)加強區域合作。
  深化廣東與港澳地區在機場建設、機場運營管理、航空運輸安全保障、人力資源培育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進珠三角地區航空業發展。依托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搭建廣東與東盟及南亞地區的空中橋梁。加強與世界先進樞紐機場和民航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其資金、技術、管理等資源,加快推進我省民航業發展。
  (九)深化機場管理體制改革。
  完善機場運營管理機制,推動機場管理機構從經營管理型向管理型轉變,逐步推進全省運輸機場管理集團化。強化機場范圍內公共事務管理和社會管理。推進機場資源管理市場化改革,積極引入機場資源競爭性配置機制,擴大機場范圍內經營性業務的特許經營范圍,對商業、餐飲、廣告、航空地面服務、地面交通、汽車供油、酒店等經營性業務逐步采取有償轉讓經營權的方式實施特許經營。進一步挖掘機場商業價值,引入公平競爭機制,建立嚴監管、重質量、高效益的新型機場商業經營模式,全面提升全省機場綜合實力和服務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加快省民航業發展協調工作機制,統籌協調全省民航業發展工作,強化與民航業主管部門的溝通合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民航業發展,及時協調解決民航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加快推進建設民航強省的各項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政策、資金、用地、配套設施和通關環境等方面加大對民航業的扶持力度。機場建設項目及其重要配套設施項目優先予以安排用地規模和指標,支持解決機場、空管、航空公司、油料、口岸等單位發展用地。將機場配套的軌道交通、場外道路、公路、公共汽車客運站場以及供水、供電、供氣、通信、排水等公共設施建設納入當地城鄉規劃,并由當地政府負責統籌建設。積極引進低成本航空公司、基地航空公司,鼓勵各類投資主體投資民航業,扶持航空物流、飛機租賃等新興關聯產業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空港經濟區申請設立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落實機場及其綜合樞紐建設發展用地稅費減免以及飛機、發動機、航空器材等進口稅收優惠政策。研究制訂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財政政策,各地政府可根據自身財力情況對支線機場政策性經營虧損給予適當補貼,對總部、基地設在廣東的航空公司在國內外航線開拓、航班培育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
  (三)加強法規體系建設。
  推進全省民用機場管理法制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制訂《廣東省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完善機場規劃建設、運營管理、資源經營、安全保衛、凈空和電磁保護、環境噪聲防治、機場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規定,促進機場可持續協調發展。爭取軍、民航管理部門在廣東開展低空空域和通用航空行業管理的先行先試,率先建立通用航空管理服務法規體系。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大飛行、機務、機場運行、空管、簽派、航空物流等緊缺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滿足保障安全和優質服務的人才需求。積極引進民航高端人才,鼓勵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廣東設立辦事機構。與中國民航局共建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為廣東民航事業發展培養專業人才。加強與國內外航空高等院校和研究培訓機構的合作,鼓勵和支持廣東高等院校設立航空相關專業,在兼職教師聘任、實踐基地建設、學生實習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
  (五)加強安全保障工作。
  牢固樹立持續安全理念,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建設安全監管預警機制,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提高應急保障整體水平。機場管理機構要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機場所在地政府要對機場特別是中小機場的消防、醫療救護和涉及空防安全的設施設備及人員配置給予財政補貼。不斷完善安全管理機制,確保航空安全、空防安全和航空地面安全。嚴格執行民航業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保護民航設施設備正常使用,保障民航飛行安全。

?

?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