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21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全省累計建設5G基站數量超過7.8萬座,其中,上半年新增5G基站4.1萬座。在基站覆蓋更廣的同時,今年上半年,廣東5G用戶累計達14344萬戶。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廣東工業經濟運行遇到較大壓力。1—6月,工業經濟主要指標逐步恢復向好。6月,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重回正增長,比5月當月增速回升4.4個百分點。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
6月廣東規上工業重回正增長
工業經濟主要指標逐步恢復向好。6月,廣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9%,重回正增長,比5月當月增速回升4.4個百分點。1—6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下降6.4%,連續5個月回升。工業用電連續2個月正增長。
同時,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降幅持續收窄。1—6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下降7.7%,降幅比1—5月收窄2個百分點;技術改造投資同比下降22.9%,比1—5月收窄0.8個百分點。其中,中科煉化、樂金顯示、小鵬汽車、超視堺、深圳中海油流花16-2項目等部分已投產或將投產項目將為工業增長提供支撐。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降幅收窄。1—6月,全省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2%,降幅比工業整體降幅小2.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0.3%,降幅比工業整體降幅小6.1個百分點。
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較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其中,工業機器人增長24.3%;服務機器人增長18.9%;電子元件增長24.2%;3D打印設備增長328.2%。
此外,防疫物資生產實現爆發式增長。口罩生產企業從1月底的2家增至目前的726家,日產量從不足10萬只大幅提升到超過1.5億只,增長1400倍;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從4家增至49家,最高日產量從700件增至13萬件;口罩機往年產量僅300臺左右,2月份以來累計生產超1萬臺。上半年,與防疫物資生產相關的醫藥制造、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業投資分別增長50.3%和25.5%。
全省累計建成智慧桿7673根
軟件和信息業發展勢頭良好,全省軟件業實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2%,增速比1—5月提高1.7個百分點。
5G和移動物聯網發展取得積極進展。在5G網絡建設方面,1—6月,全省共新增5G基站41401座,占全年4.8萬座建設計劃的86.2%。其中,6月份新增14926座,截至目前累計達78389座。以5G、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帶動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投資增長18.6%。
其中,廣州、深圳分別累計建成5G基站3519座、4560座,廣東電信、廣東移動、廣東聯通分別建成5G基站10486座、20654座、10261座。廣東鐵塔建成5G基站站址27838個,全省累計建成智慧桿7673根。
1—6月,全省新增5G用戶1336.3萬戶,累計達1434.4萬戶;全省4K機頂盒用戶數累計2216萬戶,占總電視用戶67.2%;全省可提供4K節目量時長達20905小時,較2019年底增加5728小時;移動物聯網方面,1—6月全省共新增NB-IoT基站7220座,累計達65472座,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3845.3萬個。
“下一步將繼續推動5G規模化商用,加大5G基站建設力度,今年實現珠三角地區發達鄉鎮以上、粵東粵西粵北地區縣城以上的區域5G網絡連續覆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信息化與軟件服務處處長董晉表示,同時將有序推進數據中心建設,形成廣州、深圳兩個低時延數據中心和汕頭、韶關、梅州、惠州、汕尾、湛江、肇慶、清遠、云浮9個數據中心集聚區。
上半年為中小企業減稅降費超1300億元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二季度中小企業主要面臨成本上升、融資難、訂單下滑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有關部門印發實施“中小企業26條”,取得了初步成效。
據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民營經濟處副處長盧振港介紹,上半年為中小企業共減稅降費超過1300億元。其中,2—6月共為270多萬戶企業免、減、延、緩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946.2億元。同時,積極為中小企業緩解融資困難,上半年共提供超過2000億元的融資支持。其中,已為企業延期償還本金超過1400億元,累計支持628家企業獲得央行再貸款315億元、實際融資利率約1.15%。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繼續扎實落實“六穩”“六保”,全力以赴努力穩住工業經濟基本盤。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加大力度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持續深入實施汽車下鄉、家電下鄉政策;二是推動重大項目加快建設,推動儲備項目盡快落地;三是加快推動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出臺實施,推動各地市全面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工作;四是落實惠企政策,穩定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