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公示了2021年市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相關安排。廣東擬安排2021年市縣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138795萬元,主要用于推動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包括中小學幼兒園薄弱環節建設、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推動基礎教育質量提升等。
本次資金主要支持韶關市、汕頭市、江門市(恩平市、臺山市、開平市)、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惠州市、梅州市、汕尾市、河源市、陽江市、清遠市、潮州市、揭陽市、云浮市等15個地市的基礎教育發展。
其中,汕頭市、湛江市、茂名市、肇慶市、惠州市、梅州市、清遠市、揭陽市等8市均獲得1億元以上的支持;湛江市最多,為1.5883億元。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本項目實施周期從2021年持續至2025年。今年,廣東計劃在全省新增9.6萬個普惠性幼兒園學位,其中公辦幼兒園學位6萬個;新建、改擴建500所義務教育學校校舍及配備必要的教育教學設備,基本消除現有56人以上大班額,確保農村學校辦學條件達到國家及省要求;全面消除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額,進一步改善薄弱普通高中辦學條件,支持縣域普通高中振興發展,培育省級優質教育集團不少于100個,開展特色學校培育創建;新建改擴建5所特殊教育學校,推進區域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和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資源教室建設,基本實現市、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全覆蓋,全省招收5人以上殘疾兒童的普通學校隨班就讀資源教室的覆蓋率達到70%以上。
到2025年,廣東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力爭達到珠三角地區98%、粵東粵西粵北地區83%;小學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力爭達到珠三角地區93%、粵東粵西粵北地區58%;初中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力爭達到珠三角地區98%、粵東粵西粵北地區92%;高中階段學校教師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比例力爭達到珠三角地區25%、粵東粵西粵北地區14%。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力爭達到95%以上,鄉村小規模學校標準化率力爭達到100%,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力爭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