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紡織服裝和家具行業數字化轉型有了清晰的路線圖。日前,廣東省工信廳印發《廣東省紡織服裝行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和《廣東省家具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引》,到2025年,全省紡織服裝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60%以上,規模以上企業達到70%以上;全省家具行業兩化融合水平達到50%,規模以上企業達到85%。同時,還將在紡織服裝和家具行業培育一批5G全連接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優秀應用場景。
消費品工業涉及衣食住行游購娛等各領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在專家看來,要實現產品向品牌的根本性轉變,將質量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亟須發揮數字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進一步提升產品附加值與品牌溢價。
打造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
“服裝服飾是非標準化產品,款式、結構和制作邏輯千差萬別,在技術上很難形成統一的標準。做數字化研發的企業,往往是站在互聯網的視角看問題,對服裝產業、人體工程結構的了解仍需加深?!苯陙?,廣州市例外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志光深切地感受到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也深深地感受到紡織服裝產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困難。
為此,轉型指引聚焦紡織服裝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公共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數字化技術應用提出具體指引。
如引導集群建設服務區域紡織產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開展數據采集、挖掘和創新應用,挖掘提煉適合紡織服裝行業特點、解決行業實際問題的應用場景和相應解決方案,建設產業集群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打造3至5個紡織服裝行業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
在服裝企業設計部門數字化轉型方面,提出設立一批企業級、地市級工業設計中心,創建若干個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等舉措。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支持“新零售”等新概念,發揮實體市場平臺的體驗、互動及空間功能優勢,提振實體市場經濟。同時,利用射頻芯片、二維碼、條形碼、卡片等數字化技術,建立紡織服裝產品認知系統和售后服務系統。
廣東還將推動紡織服裝企業加強與紡織服裝賣場、經銷商、電商平臺等深度合作,用好用足各類平臺數據銀行,分析挖掘消費者群體畫像,孵化培育熱銷產品,使企業從“生產什么就賣什么”轉為“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打造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網絡新消費品牌。充分挖掘廣州、深圳、上海等紡織服裝展會數據資源,為招展、招商、服務和制定行業政策提供支撐。
針對紡織服裝行業民營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特點,轉型指引從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迫切的環節入手,提出開發適合中小企業需求的低成本、輕量化、平臺型、見效快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企業上平臺,支持研究機構為其建設公共服務平臺。
廣東還將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進行診斷咨詢,提供解決方案應用等服務。在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加強行業數字化發展研究和推動行業數字化相關標準研制。
打造家具集群協同創新平臺
為加快家具行業數字化轉型步伐,指引家具行業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協同,轉型指引提出了家具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目標預期。比如,在骨干及“專精特新”企業中,由省家具協會培育50個行業數字化“示范企業”、20個“標桿企業”。在數字化服務機構和平臺中,由省家具協會培育5至10個行業數字化服務示范平臺。支持30家企業建立智慧家居體驗中心,培育若干個數字化轉型特色產業集群、新零售實體市場特色平臺。
在設計研發過程的數字化應用方面,轉型指引提出,推薦使用國產自主知識產權設計軟件。發揮設計資源庫和效果渲染能力,實現設計效果的虛擬現實高比例還原;運用數字模型、3D打印和傳統打樣相結合,完成打樣工作。
為推動平臺服務升級,轉型指引提出,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數字化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模式;提煉家具行業共性應用場景,為建立數據資源管理、開發利用和安全保障體系,提出系統解決方案。同時,打造家具集群協同創新平臺,幫助集群區域內中小家具企業提升生產智能化、數字化水平。
轉型指引還強調要發揮實體市場主力作用,家具企業應加強與家具賣場、經銷商深度合作,支持“新零售”“共享家具”“分期付款”“家具租賃”“以舊換新”等概念,打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消費場景,開展全域營銷。
“廣東應聚焦細分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需求,推動建立具有行業特色的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方案,打造更多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工業互聯網園區、行業平臺,形成可復制推廣的行業標準?!辟惖项檰枏V州分公司總經理賈紡紡表示,還要大力培育一批同時掌握行業和技術知識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領域復合型人才,滿足行業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迫切需求,以數字化轉型助力廣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廣東制造業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