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療保險目前已從縣級統籌轉變為市級統籌,將來逐步實現省級統籌,這也意味著省內的醫保結算將更加快捷便利。11月18日,由廣州市社科聯主辦、南方醫科大學廣州市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基地和衛生管理學院承辦的“跨界融合與健康廣州發展”研討會上,來自政府部門、學術界、醫療機構和企業界的專家,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健康廣州”建設中的問題。
早在2012年,廣東的醫保就已經從縣級統籌轉變到了基本實現市級統籌和城鄉統籌。根據今年3月出臺的全省綜合醫改實施方案,將來還要逐步實現省級統籌。醫保統籌層次越高,參保人異地就醫結算的便利度就越高。
日前,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就全面開展基本醫險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下發了文件,各市將全面開展按病種分值付費工作,到2017年年底各市實行按病種分值付費的病種數不少于1000個,有條件的市可進一步擴大病種范圍。目前,深圳作為國家試點城市,正在試點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收付費改革。
一些特效的、廉價的藥物,往往因為價格低廉而難以生產,時常造成特效藥缺乏影響臨床救治的事件。省衛計委日前已下發《廣東省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實施方案》,明確廣東省省級藥品采購等三大采購平臺將發揮更多的協同作用,對議價品種實施委托議價、聯合議價將是解決短缺藥品供應保障的措施之一。通過實施定點生產、完善短缺藥品儲備、推進委托議價和聯合議價等九大方案來解決短缺藥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