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發燒友打卡、周邊街坊健身、休閑、遛娃又有新去處。近日,廣州市黃埔區水聲涌升級改造完成,繼生物島碧道示范段、烏涌碧道示范段建成后,水聲涌碧道成為又一個特色鮮明的網紅碧道。
水聲涌位于黃埔區南崗河流域,屬南崗河一級支流,發源于照成山南蛇坳,流經嶺頭、火炭尾、高田村后,于木強水庫下游約1.95公里匯入南崗河。周邊分布高端居住區、商業用地、養老機構、醫院及學校等。
水聲涌屬于典型的山區性河流。近年來,隨著所在“長嶺居”片區的飛速發展,人口聚集,河涌淤積、排洪不暢,部分河段景觀不佳等問題與廣州的城市發展極不相稱。黃埔區經周詳的實地考察和計劃部署,對水聲涌開展綜合整治。以防洪、排澇安全為基礎,按照萬里碧道要求,強化水資源保障及水環境改善任務,兼顧水景觀、水生態修復等功能。
水聲涌升級改造將河道收窄處拓寬并對邊坡進行加固,將防洪排澇標準提高為20年一遇,24小時暴雨不成災。新建護岸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設,盡量維護河湖自然形態,并對原有的硬質化護岸盡可能地進行了生態化改造,在河道兩側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處設置了緊急救生設施。
在碧道建設的同時,黃埔區水務部門對上游支涌旁場部、斗崗等社區同步開展排水單元達標工作、從源頭上做到雨污分流,達到良性循環排水模式;同時,充分利用上游水聲水庫合理調度水資源,保障了下游水聲涌河道內的生態流量,保證無斷流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