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今年將實施力度更大的促進就業政策。《中山市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就業十條”)近日正式發布,從減輕企業負擔、培育就業增長點、促進勞動者就業創業、幫助職工及困難人員穩崗就業等維度,提出了10個方面42項就業創業扶持舉措。
記者從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就業十條”今年預計可為用人單位和個人減負6.6億元,其中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費率將分別為用人單位和個人減負約0.6億元、3.1億元和2.9億元。
“就業十條”著眼為企業減負,提出穩定或降低用人單位社保費率等多項舉措。其中包括階段性降低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繳費費率,費率由2.0%降至1.5%,實施至2020年底(靈活就業人員、退休職工一次性繳費不在降費范疇);穩定失業保險費率,失業保險費率維持1%標準至2020年底,并繼續實施失業保險浮動費率制度;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工傷保險在全面實施浮動費率的基礎上,階段性下調繳費費率,全市費率再整體下降20%,實施至2020年底等。
“就業十條”在扶持創業方面也著墨較多。實施后,中山的一次性創業資助標準從原來的5000元提高到1萬元,補助范圍擴大至返鄉創業人員。創業融資支持力度也進一步加大,創業者個人貸款額度從原來的20萬元提高到30萬元,貸款期限從原來的2年延長到3年,合伙經營或創辦小企業的“捆綁性”貸款最高額度從原來的2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額度則從原來的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結合當下正深入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就業十條”也提出了相應的扶持舉措,鼓勵各類群體到鄉村創業就業,從事農副產品種植、農作物品種繁育、畜禽飼養、農產品初加工、農技推廣、農機作業和維修、生態觀光農業等農業生產經營項目,均按規定享受就業創業相關扶持政策。鼓勵用人單位到鄉村設立就業驛站,為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創造更多就近就地就業崗位,符合條件的可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