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市公立醫療機構擬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由東莞市發改局草擬的《東莞市2018年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目前正向公眾征求意見。記者了解到,除了取消耗材加成外,《改革方案》還提出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提高部分治療、手術項目價格等改革內容。與此同時,各公立醫院因實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而減少的合理收入,納入基本醫療服務補助經費范圍。
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結構性調整
東莞市公立醫療機構含城市公立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此次改革以醫療服務價格成本核算和比價關系調查、研究為基礎,科學測算不同醫療服務項目之間的比價關系,保持調增總量與調減總量基本平衡,對醫療服務項目價格進行結構性調整。
記者了解到,醫用耗材包括心臟支架、人工膝關節、手術用紗布、手術縫線、牙材料等。患者在手術時,經常遇到手術費幾百元或1000多元、耗材費用卻高達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情況。因此,患者在就醫過程中,經常吐槽耗材費用過高。
為此,東莞市將按照“騰空間、調結構、保銜接”的步驟逐步理順醫療服務價格,通過推進藥品集中采購、全面取消耗材加成、醫保控費、規范診療行為等降低藥品、器械、耗材等費用,嚴格控制不合理檢查檢驗費用,為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騰出空間。
《改革方案》透露,對《東莞市公立醫療機構基本醫療服務價格》“除外內容”和“說明”中已明確規定可另外收費的一次性消耗材料,在2016年取消實際購進價300元以上耗材加成的基礎上,全面取消耗材加成。同時,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跨區域聯合集中采購工作,加快落實藥品和醫用耗材的市級集中帶量采購和統一配送工作,降低藥品和醫用耗材價格。
加大對中醫、兒科的扶持力度
《改革方案》還提出繼續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檢驗等醫療服務價格,明確降低磁共振掃描、X線計算機體層(CT)掃描等利用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提高中醫、診療、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醫療服務價格,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
根據醫療機構等級、醫師級別和市場需求等因素,改革還將對醫療服務制定不同價格,拉開價格差距,引導患者合理就醫,促進分級診療。三級公立醫院按一檔價格執行,二級及以下公立醫院按二檔價格執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三檔價格執行(具體醫療機構分級名錄以衛生計生部門發布為準)。
另外,加大對中醫、兒科的扶持力度也在此次改革內容當中。據悉,東莞市將實施兒科加收政策,扶持兒童專科醫院和其他醫院兒科發展,對六歲(含)以下兒童的一般治療、臨床診斷、臨床手術治療類的部分項目實行不超過30%的加收政策;結合中醫醫療服務項目成本和技術勞務價值特點,適當提高中醫類項目價格,促進醫療機構發展傳統中醫技術。
加大財政經費投入力度
《改革方案》明確,為調動醫院的改革積極性,進一步完善基本醫療服務財政補償方案,各公立醫院因實施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而減少的合理收入,納入基本醫療服務補助經費范圍。各級財政部門制訂公立醫院符合規劃及相關政策規定貸款或集資購置的大型設備政府回購方案,加大財政經費投入力度。
與此同時,為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因本次改革調整價格的項目,按東莞市社會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及醫療服務設施范圍等有關規定納入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由社保部門出臺相關實施文件。
《改革方案》要求東莞市衛生計生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診療行為的管理,抑制不合理使用藥械以及過度檢查和診療行為。將門(急)診次均費用、住院床日費用、出院患者平均醫療費用、藥占比、耗材占比、住院與門診人次比例、總費用增長率等納入公立醫院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績效考核目標。建立統一的統計口徑,以每人每日在同一醫院的診療費用總和作為門(急)診次均費用,將醫院處方要求患者外出購買藥品費用納入出院患者醫療費用,嚴禁醫生通過分解處方、增加自費藥品使用等方式加重患者實際費用負擔。
據介紹,東莞市還將建立人均檢驗檢查費用增長與檢驗檢查項目價格調整聯動機制。醫改實施一年后進行整體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適當調整醫療服務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