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東莞要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于日前印發《東莞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2-2025年)》,聚焦五大領域、十大產業、三大要素,建立東莞市數字經濟發展體系。根據規劃,到2025年,東莞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要突破1.3萬億元,實現規上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全覆蓋,高水平建成國際知名的數字經濟名城、國家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城市。
近年來,在電子信息制造業的強力帶動下,東莞市全力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多措并舉推動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產業新支柱,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當前,東莞工業數字化轉型步伐加快,智能制造成效顯著。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東莞全市共支持263個兩化融合應用項目,累計完成市級企業技術改造項目2886個,4家企業成功創建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業互聯網方面,東莞全市累計21家企業入選廣東省工業互聯網生態供給資源池,華為項目入選工信部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
此外,東莞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已累計建成5G基站1.4萬余座,實現了對市(鎮)中心區域、重點工業園區等區域的5G信號覆蓋,21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10萬個,省內排名第三。
未來,數字技術發展將成為東莞創新驅動力。規劃提出,東莞要以數字技術創新應用為驅動力,建立“制造業引領突圍”的數字經濟發展模式,推動制造業向上游延伸帶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向下游拓展有力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
規劃明確,東莞將從“堅持創新引領”“縱深推進工業數字化”“全面推進服務業數字化”“提升數字產業能級”“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等幾個方面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堅持創新引領方面,圍繞優勢電子信息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開展重點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和“高精尖缺”人才引培,促進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在做深數字化轉型方面,大力推進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紡織服裝、食品飲料、家具制造等五大優勢集群數字化,并加快制造業向信息服務、電子商務、供應鏈等服務環節延伸拓展,帶動電商、物流、文旅、交通等服務領域數字化,形成具有東莞特色的“制造服務化+服務制造化”數字化模式。
到2025年,東莞數字技術創新要實現新突破,在高端傳感器芯片、5G射頻芯片、高速光電子器件、Mini/Micro LED顯示、CAE、PLC、分布式操作系統及數據庫等領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和產品,擺脫受制于人的不利形勢。在機器視覺、量子計算核心材料與器件、類腦智能計算芯片與系統等領域突破一批前沿技術,搶占數字技術前沿高地,力爭創建2個省級及以上制造業創新中心,松山湖科學城成為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產業數字化上,要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場景、車間和工廠,商貿、物流、文旅等服務業數字化、智能化蓬勃發展。到2025年,東莞力爭培育1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全市網絡零售額突破3000億元,打造10個以“特色產業+數字化”為主體的數字經濟示范鎮。數字產業化上,要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世界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軟件與信息服務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人工智能、數據服務產業、量子信息、元宇宙、平臺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到2025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1.2萬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達到300億元,爭取建成2個以上國家級數字經濟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