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要聞

“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再提速 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時間 : 2018-09-21 16:24:00 來源 : 本網原創稿
【打印】 【字體:

  黨的十九大提出,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9月20日,記者從廣東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便利企業和群眾辦事,加快推進落實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再度發力,繼“指尖計劃”后正式上線新版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省政府門戶網站也同步升級上線。

  一、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支撐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現全省一盤棋

  1.建設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打造整體型服務型政府。

  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是整合省、市、縣、鎮、村五級政務服務的總平臺、總樞紐,也是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的總入口、總門戶。按照“應進必進”要求,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省全覆蓋,體現的是整體型政府。五級政府政務服務事項約93萬項,按照全省統一標準化進駐,為數字政府的改革建設打下堅實數據基礎。按照“全省一盤棋”的布局,實現政務服務一體化、公共支撐一體化、綜合保障一體化,通過一體化建設,促進各級政府部門政務服務更協同、線上和線下服務更便捷。在國家頂層設計和總體框架下,積極實踐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推進政務服務平臺和協同辦公平臺建設,將實現外部政務服務和內部審批全流程一體化,提升政府內部運作效率和對外服務能力,構建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2.依托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八個統一”功能,切實為群眾企業辦事再“減負”。

  按照國家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規范要求(國發【2018】27),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網主要圍繞“服務找得到、指南看得懂、事情辦得順、件件有反饋”四大目標,通過實現辦事平臺、服務導航、服務標準、身份認證、電子證照、咨詢投訴、中介超市、支付平臺等“八個統一”,切實為廣大企業及群眾在政務辦事上多做“減法”。讓企業群眾可享受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域的網上政務服務,實現“前端統一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出件、線上線下融合”的一體化政務服務,讓辦事就如網購一樣便利。

  一是統一辦事平臺。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作為全省政務服務統一的在線辦事總門戶,按照“應進必進”要求,已深度整合省、市、縣、鎮、村五級政務服務事項,發揮平臺總樞紐作用,解決網上辦事服務分散化碎片化問題。二是統一服務導航。全省政務服務通過統一平臺導航,利用智能化搜索和主題分類相結合的方式,并能快速找到所需辦理事項,還可根據用戶登錄信息,實現自動定位所在區域,只要輸入服務關鍵詞,就能快速鎖定服務事項,解決以往不知在哪找在哪辦的難題。三是統一服務標準。按照事項名稱、辦事材料、辦理流程、共享數據等統一規范要求及事項要素,實現辦事過程標準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讓企業群眾無論身處全省何地都能無差別辦理。同時,針對辦事指南材料繁雜、看不懂等問題,新版政務服務網還引入活潑生動的動畫指南,為各類辦事人群提供直觀的辦事指導。四是統一身份認證。為實現“事情辦得順”,實現“一網通辦”,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網實現統一實名身份認證,一個賬戶單點登錄即可通辦全省80%以上事項,同時辦事人還可通過 “粵省事”小程序刷臉登錄一體化在線服務網。五是統一證照系統。全省統建電子證照系統,按照統一業務規范實現電子證照跨層級、跨地區、跨部門共享服務。目前全省已發布電子證照目錄983種,正式開通電子證照服務829種,累計簽發超過7000萬。主要包括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殘疾人證、計劃生育服務證、稅收完稅證明等18種得到廣泛應用的電子證照。六是統一中介超市。全省統建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實現“一套規則,全省適用;一個平臺,全省通用;一地進駐,全省通行;一處失信,全省受限”。營造服務高效、公平競爭、監督有力的中介服務市場。七是統一咨詢投訴。按照統一規劃、分級建設、分級辦理的原則,形成上下覆蓋、部門聯動、標準統一的政務服務咨詢投訴體系。統一接入12345政府熱線,接受7x24咨詢投訴服務,全天候為群眾答疑解惑,及時回應和推動解決政務服務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八是統一在線支付。設立全省統一非稅支付平臺,實現辦事人自助網上交付,支付方式覆蓋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等主要支付渠道。同時,支付平臺還與“粵省事”小程序對接,實現移動端辦事統一支付,切實提升用戶體驗。

  二、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聚焦廣東營商環境新優勢和高頻民生事務,實現一網通辦

  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聚焦不動產登記、市場準入、企業投資、建設工程、民生事物等辦理量大,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按照減環節、減時限、減費用的要求,標準化了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切實落實中央和國務院“數字中國”建設部署和李克強總理對“放管服”改革提出的“五個為”、“六個一”要求。

  1.“多證合一”備案專題。以往在進行企業登記時,我們需要到相關部門逐一申請辦理備案證,“多證合一”系統對備案這個串聯的流程進行了優化,只需要一次申請、由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核發一個營業執照后,根據企業的經營范圍,通過數據共享,并聯同步為企業備案多個證照,實現“讓企業少跑腿和數據多跑路”。目前整合的證照有24個,既節約企業辦事時間,也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系統開通以來,全省辦理“二十四證合一”登記的市場主體超過100萬戶,完成被整合證照備案超過546萬件。按企業辦理每件備案一次往返的交通費20元計,僅交通費一項就可為企業節省約1.1億元,省時、省錢、省心、綠色環保。

  2.網上中介服務超市專題。形成全省統一規范、權威高效的中介服務,促進中介服務市場有序競爭、健康發展。傳統的中介服務,由于不公開透明,缺乏監督,極易產生“紅頂中介”現象,形成辦事的“中梗阻”。我們通過網上中介服務超市,中介服務機構按照統一標準入駐,項目業主可以像逛超市一樣 “貨比三家”,自主選擇,交易過程公開透明,全程留痕,實現“進駐零門檻、辦事零等待、群眾零跑動”。

  3.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實現對企業名稱進行自主查詢、比對、判斷,并即時給出申報結果,無需登記機關預先人工核準。申請人只需通過“粵省事”小程序就能完成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申請的名稱即時取得,隨時隨地實現“我的名稱我做主”。目前該功能已于肇慶市開通,并將快速在全省推廣。

  4.企業開辦專題。在肇慶專區試點上線了企業開辦專題,通過前臺統一申辦入口,后臺打通工商、稅務、公安、銀行的業務系統,通過數據共享,在企業提交資料的同時,由后臺將數據共享至公安部門和稅務部門等,實現企業開辦涉及的設立登記、刻章備案、銀行開戶、申報納稅等各個環節有效聯動,企業只需通過一個窗口遞交材料,即可完成申辦。企業開辦一站式服務,實現開辦時間從原來的平均15天壓縮至5天。目前,該功能已于肇慶市開通,并將陸續在全省推廣。

  5.不動產登記專題。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交易環節、納稅環節、不動產登記環節,以及延伸到銀行的按揭環節于一個平臺上完成,企業及群眾只需要通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平臺以場景式辦理不動產業務,實現一次辦成、5天出證、全城通辦,目前該功能已于肇慶市開通,并將陸續在全省推廣。

  6.市場監管專題。市場監管平臺是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重要的支撐系統。一是體現監管:平臺有市場準入、市場行為監管、消費維權投訴與經濟違法行為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質量監管等5個子系統,實現專業監管、協同互動監管、應用大數據技術監管的有機結合,成為全國首創的跨部門“互聯網+市場監管”模式。二是體現在為企業服務:市場主體在獲得工商營業執照后,監管平臺將及時告知市場主體下一步辦理相關許可登記的審批部門和辦事指引,并及時將市場主體工商注冊登記信息自動推送下一個審批部門,使企業辦事更便捷、更高效。同時,在“粵省事”小程序上開通12345投訴舉報登記系統入口、個體工商戶登記、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等應用,給企業和群眾提供多個意見反饋渠道和服務入口。

  7.建設工程項目審批專題。按總理提出“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的要求,廣州作為國家16個試點城市之一,分類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全覆蓋改革,統籌優化審批流程、簡化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目前已對社會投資、政府投資項目,按前期策劃、施工準備、建設實施、竣工驗收等4個階段進行了優化,實現了并聯申辦,后續將按全程90天內完成審批目標進行優化升級,并全省推廣。深圳企業辦理施工許可時間,將原來的審批時限壓縮了三分之二。其中,深圳市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辦理完成,房建類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85個工作日以內,市政線性類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90個工作日以內,社會投資建設項目從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至取得施工許可,審批時間控制在33個工作日以內,至不動產登記完成,審批時間控制在45個工作日以內。

  8.投資監管專題。廣東省按國家的“放管服”的統一部署,目前在項目投資監管上,對社會投資類,全部推行核準、備案制度,其中大部分項目實行備案制,目前92%項目投資采用備案即可完成,大大釋放了市場活力,優化營商環境,企業通過投資審批在線監管平臺即可完成項目登記賦碼,并憑賦碼完成后續其他審批事項的申辦。

  9.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專題。廣東省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以智能監管、營造公平公正規范建設市場環境為目標,采集建設行業人員不良行為、欠薪投訴信息、驗收信息、人員黑名單、企業黑名單等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有效實現對建筑市場進行智能監管、促進建設市場規范發展。

  10.住建“三庫一平臺”專題。廣東省針對建筑市場行業參與企業多而且參差不齊、從業人員多、安全隱患高危等特點,以“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思路,歸集、整合各行業各領域信用信息系統建設成果,依托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將個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形成數據庫,并利用一平臺進行數據共享各部門,通過跨部門的協同,有效的提升對建設行業的有效管理能力。

  11.科技企業陽光政務專題。以公開、公平、公正、高效、便民、廉潔的思路,為企業在科技政策服務上,提供“一站式”服務,全省各類科技計劃項目以及技術合同登記、科技獎勵業務等審批審核類業務可通過本平臺完成申辦、公示。 

  12.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廣東省作為貿易大省,貿易是廣東營商的特色業務,單一窗口為進出口貿易的貨物申報、加工貿易、貿易辦稅,以及新興的跨境電商業務提供進出口的報價無紙化。實現各有關方面的信息資源共享,提高對外貿易管理部門的管理能力,降低企業的貿易成本。

  13.公共資源交易專題。平臺為政府采購、工程建設、國有資產處置、醫藥采購、特許經營等提供交易服務,平臺公共通過優化報名、投標環節業務流程,通過對接電子證照,精簡材料,進一步優化萬億級交易市場服務,有效釋放市場活力,提升交易效率。

  14.高頻民生服務專題。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網還實現對省公安廳、教育廳、民政廳、人社廳、住建廳、衛計委、稅務局、殘聯等8個部門的280項高頻政務民生事項進行流程再造,涉及共享13個省直部門的53類共享數據,應用10個省直部門的43種電子證照。實現群眾辦事少填數據項62.2%(少填2615項),材料提交減少49.5%(少報713份),辦事少跑51.9%(少跑292次),148項實現0跑動,132項實現最多跑一次。

  三、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創新咨詢投訴交流多渠道互動模式,實現事事有回音

  為讓企業群眾有更好的了解辦事內容及進度,廣東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網為企業群眾打造貼身化服務,開通了全天候咨詢投訴渠道和接入各地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同時為讓辦事企業群眾更好的交流辦事問題,提供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互助交流平臺,平臺打通了線上線下的辦事系統,讓企業群眾在政務服務網即可查詢到全省實體服務大廳和網上辦理的所有辦件。另外,“政務服務網”也將通過“粵省事”公眾號把辦事進度及提醒主動推送給辦事人,讓群眾及時了解辦理進度,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為進一步提高省政務服務網熱線服務質量和規范化水平,按照國家“一號對外、渠道聯通、分類處置”的要求,9月20日,我省統一的政務服務網熱線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群眾可以撥打(020-12345+9)咨詢或投訴廣東省網上辦事業務,熱線受理中心實行“統一接聽、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統一考核”的工作機制,為社會公眾提供7x24小時服務。

  此次上線的熱線平臺主要特點有:一是全面整合了省政務服務網與廣州市12345政務服務熱線資源;二是形成了與“粵省事”公眾號、政務服務APP、短信等渠道聯動的統一熱線服務系統;三是實行了全流程的績效考核機制,對平臺運營效能、省職能部門對訴求辦理的效能進行督查督辦。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