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消費市場火爆,凸顯強勁的經濟活力。從出游人數看,全國每日鐵路旅客發送量均在千萬人次以上;從游客結構看,旅游網站數據顯示,80后、90后已經成為主力出游人群;從旅游目的地看,廣州、香港和澳門等大灣區城市備受青睞。
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顯示,廣東多個城市接待游客數量同比呈兩位數增長。特別是自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外國人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過境外國游客提供了更為便捷的途徑和通道。
消費升級催動產業升級
“五一”假期首日,廣州南站發送旅客量和到發旅客量創下了建站以來歷史新高,其中發送量40.5萬人次,到發量75.3萬人次。
不斷刷新的客流背后是現代交通的不斷提速和出行方式的不斷升級。省統計局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高鐵運送旅客增長30.7%,占鐵路旅客運輸的比重達81.1%;民航周轉量增長12.1%,占全部旅客周轉量的比重達54.4%。
交通出行的變化只是廣東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廣東消費市場的升級趨勢明顯。
3月份,廣東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比1—2月加快1.4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文化辦公類、通信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8.7%和25.9%,增速分別快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8和19.0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一方面印證著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另一方面又為產業升級提供了巨大動力和發展空間。數據顯示,一季度廣東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分別增長9.1%、8.4%,兩者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到48.9%。
大灣區吸引力持續增強
“五一”假期廣東全省旅游市場火爆,重點旅游景區人氣高漲。在這背后,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更加豐富多樣的旅游場景和產品,又進而推動了旅游消費的升級。
在港珠澳大橋,除搭乘巴士體驗跨海大橋的獨特魅力外,游客們還可選擇從空中或海上一覽港珠澳大橋雄姿。
廣東近年著力打造的南粵古驛道同樣吸引了大量游客訪古探幽。截至3日中午,僅韶關珠璣古巷梅關古道和西京古道兩個古驛道景區的旅游收入就超千萬元。
從旅游目的地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吸引力更強了。根據旅游網站的大數據分析,廣州成為國內外游客最喜愛的旅游城市之一,香港和澳門繼續保持出境游目的地的前列。
5月3日,廣州接待市民游客251.21萬人次,同比增長16.90%,其中外地游客163.17萬人次。此外,其他城市客流也增長顯著。5月2日,韶關共接待游客28.89萬人次,同比增長26.42%,其中過夜游客同比增長25.20%。
宜游的廣東也越來越宜居、宜業,對人口的吸引力更加強勁。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廣東常住人口增加177萬,連續四年達到百萬級,超蘇魯浙之和。在36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的2018年畢業生流向中,廣東基本位居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