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省政府召開推進廣東供銷公共型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以下簡稱“骨干網”)建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建設冷鏈物流骨干網進行全面動員、全面部署。
此前,經省政府批準同意,《廣東供銷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建設總體方案》(下稱《總體方案》)印發實施。《總體方案》提出目標任務,到2022年,骨干網運營管理的冷庫容量達到160萬噸左右,新增冷藏車2000輛以上、移動預冷裝置1000臺以上。按照建設總體規劃,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在3年內將完成總投資170億元。
廣東亟需加快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
從廣東的情況看,亟需加快廣東農產品冷鏈物流基礎設施骨干網建設,全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組織的一次調研顯示,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可以有效減少產后耗損,如預冷后果蔬損失率可從25%降至5%—10%之間,又可以實現生鮮農產品錯峰錯季上市,有效提高農產品品質和安全,促進農民穩定增收。
隨著城鄉居民對生鮮農產品的消費升級需求日益增長,生鮮電商、新零售、新餐飲等新業態新模式也亟需冷鏈物流作為供應鏈保障。而廣東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與市場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農產品綜合冷鏈流通率大約在22%左右,而歐美等發達國家均在90%以上。
供銷系統具有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有利條件。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相關負責人表示,廣東供銷系統在經營網絡、運營基礎、服務能力和發展資源等方面具備良好基礎,具有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有利條件。
廣東供銷系統擁有較為健全的城鄉經營服務網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供銷系統共有地級以上市供銷社20個、縣級供銷社101個、鄉鎮級供銷社1117個,大力推進村社共建村級供銷社(服務站)100多個;社有企業1057家,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3605家,各類行業協會154個,經營網點3.4萬個,從業人員9.3萬人,覆蓋全省鄉鎮。
此外,省供銷社下屬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為省冷藏行業協會會長單位,是全省網絡布局最廣、實際投入使用量最大的冷鏈運營主體,在“2018年度50家冷鏈物流綜合能力推薦企業”排名中位列全國第15位、廣東第2位。
所需資金主要通過申請政府專項債券解決
根據《總體方案》,廣東計劃用3年的時間,建設“1個中心+2個區域網+3個運營平臺”,即中心庫+冷鏈物流產地網、冷鏈物流銷地網+冷鏈物流資源整合平臺、冷鏈運輸配送平臺、公共型智慧冷鏈物流信息服務平臺。
依托省供銷社現有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在廣州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庫,規劃庫容約20萬噸,具備冷鏈物流綜合樞紐平臺、冷鏈大數據智慧信息服務平臺、城鄉農產品冷鏈物流總部、農產品初加工及品牌運營平臺等四大功能,以此作為骨干網運營管理中樞。
布局農產品冷鏈物流產地網,配套建設冷鏈物流銷地網,以農產品供應鏈管理為重點,打造覆蓋全省特色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和主銷區、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一體化農產品冷鏈物流保障體系。
到2022年,骨干網運營管理的冷庫容量將達到160萬噸左右,新增冷藏車2000輛以上、移動預冷裝置1000臺以上,貫通重要農產品產地預冷、冷鏈運輸、銷區冷儲、冷鏈配送等環節,成為引領帶動全省農產品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的主干力量。
資金如何籌措?《總體方案》明確,骨干網項目建設所需資金主要通過申請政府專項債券解決,在省供銷社申請政府專項債券的同時,市縣政府可通過盤活或新增土地倉儲物業注資、資本性投入等方式參與項目建設運營,支持引入市縣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社會資金共同建設。
省供銷合作聯社透露,截至5月底,全省系統共有在建和擬建冷鏈物流骨干網項目22個,其中,在建項目6個,計劃于6月底開工項目7個,下半年開工項目9個。2020年計劃完成投資15.59億元,已完成投資2.4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