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圍繞“營造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上出新出彩”的要求,廣州制定出臺了《廣州市營商環境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啟動實施營商環境1.0改革。在鞏固提升1.0改革的基礎上,日前廣州出臺《廣州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深入實施營商環境2.0改革。《若干措施》聚焦企業和群眾最關切的環節,提出打造1個全國領先的“智慧政務”平臺、爭創2個走在前列的國家級試點示范區域、推進10大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工程,共涵蓋43條任務舉措。
平臺升級
兩大示范區探索“先試先行”
根據《若干措施》,廣州將爭創2個走在前列的國家級試點示范區域。
一方面,推動廣州高新區(黃埔區)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率先對接港澳投資貿易規則,率先建立開放互通的區域創新體系,聚集創新要素,吸引和對接全球創新資源。
與此同時,推動南沙自貿片區爭創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特區和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充分發揮國家級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勢,推進與港澳商事制度、行業監管、城市規劃建設等方面標準規范和做事規則有效銜接,為促進內地對接港澳及國際營商規則探索可復制推廣經驗。
兩大區域持續推進營商環境的優化,而構建于廣州“數字政府”建設框架下的“智慧政務”平臺將實現政務數據高度共享、涉企審批事項高度整合、政務服務各環節與所需數據高度對接。
基于這一全國領先的“智慧政務”平臺,4月底前廣州將實現電水氣外線工程聯合審批,全面整合規劃、住建、公安、交通、市政、水務等涉企審批事項;6月底基本實現重點領域和高頻事項“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現場辦理最多跑一次”;12月底前將部門分設的辦事窗口整合為綜合窗口,實現“一窗辦理、一網通辦”。
聚焦“堵點”“痛點”
審批流程“串聯改并聯”
在《若干措施》中提到的十大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工程中,企業和群眾最關切、意見訴求最為集中的水電氣接入也是關注的焦點。
《若干措施》明確,獲得電力方面,高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低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不超過3個工作日;用水報裝方面,接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總時間不超過14個工作日;用氣方面,燃氣接入外線工程行政審批總時間不超過14個工作日。
以優化企業辦事流程、提升用戶體驗為導向,圍繞廣州營商環境各領域中的短板弱項,《若干措施》還將開辦企業、辦理建筑許可、不動產登記、繳納稅費、跨境貿易、獲得信貸、知識產權保護等事項列入重點領域營商環境攻堅工程。
在開辦企業方面明確要求,通過推行開辦企業“一網通辦、并行辦理”,實行線上線下“全渠道”快速商事登記、“全網辦”刻章備案和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模式,今年要將開辦企業時間壓減至2.5個工作日內,2020年壓減至2個工作日內。
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營商環境2.0改革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全市各區各部門將推動營商環境2.0改革落到實處,彰顯“廣州效率”和“廣州速度”,同時以優質的服務和營商環境的明顯提升,讓市場主體感受到“廣州溫度”,推動廣州更好地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作用,實現老城市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