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廣州副市長歐陽衛民在市領導新聞發布會上透露,南沙金融創新“19條”政策正上報國務院審批,將重點發展國際金融、航運金融、離岸金融等特色金融業,構建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區,創新政策力度向橫琴、前海、上海自貿區看齊。
南沙政策不追求特別
會上,歐陽衛民介紹,去年廣州金融業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列,預計全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100億元,成為廣州十大支柱產業之一。
廣州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3838.2億元,貸款余額22016.18億元,居全國大城市第四位;保費收入近474.89億元,居全國大城市第三位;證券交易額48320.55億元,期貨交易額42766.21億元。
筆者了解到,在2012年9月的新聞發布會上,歐陽衛民透露廣州存貸差約為7000億元,而現在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1822億元。歐陽衛民表示,存貸差應好好利用,要大力發展民間金融。
歐陽衛民還表示,南沙金融創新“19條”政策正在上報國務院審批,將重點發展國際金融、航運金融、離岸金融等特色金融業,構建人民幣國際化試驗區。
“像上海自貿區、前海、橫琴等,我想南沙也是爭取能夠和他們同樣的政策,不會很特別。”歐陽衛民說。
金融社區服務站覆蓋全市社區
目前,廣州已經建成了176個社區金融服務站,讓市民在家門口就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務。昨日,歐陽衛民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廣州今年將再建200個社區金融服務站,并計劃在本屆政府任期內使金融社區服務站覆蓋全市所有社區。
歐陽衛民介紹,廣州有1400多個社區,1110多個行政村,為方便社區居民就近辦理金融業務,廣州從去年開始采用政府主導并協調、金融機構自主到社區開設金融服務站的模式,去年開設176家,今年計劃開200家。
歐陽衛民表示,建設社區金融服務站,不但可解決市民就近辦理金融業務需要,免除排隊之苦。同時,由于這些服務站完全按照程序化操作,可避免銀行人員服務態度的問題。另外,服務站24小時提供自主服務,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社區居民在小區內就可以辦妥金融業務,是解決民生問題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
建資金互助社破解農業“融資難”
有網友表示,貸款難一直是困擾農業發展的問題,沒有足夠的資金,生產者很難投入規模化生產,從而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發展。
對此,歐陽衛民表示,解決農村金融的難題,首要解決農業和金融、金融和生產流通的深度融合,通過經濟社、專業合作社、資金互助社,三社合一,才能促進農村的生產合作、流通合作。他透露,增城近期將開設一個資金互助社,“把大家的錢放在一起,對需要的會員進行放款,通過利息稍微高于銀行,但是貸款利率比銀行的利率低的方法,將資金留在農村。”
歐陽衛民還介紹,目前番禺、白云、花都、增城、從化設立了5家村鎮銀行,同時,在蘿崗、南沙、黃埔也正在籌備三家村鎮銀行,日后,這8家村鎮銀行將大大解決農村的資金需要。他呼吁,有意愿、有需求、有能力的農業龍頭企業應為廣州農業發展設立資金扶持。
■相關
廣州人代會預算審議范圍“擴容”
代表盯緊12項政府投資項目預算
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將在2月18日開幕。記者昨日從廣州市人大獲悉,今年廣州市人民代表大會預算審議范圍“擴容”,各代表團分組審議預算報告時,將增加專題審議1個部門預算和1個政府投資重點項目預算,人大代表們將盯緊廣州地鐵十四號線一期、九號線一期等12個政府投資重點項目預算和12個部門預算。
今年,人代會的預算專題審議范圍大幅“擴容”。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市城管委、市規劃局、市物價局、市質監局等12個部門的預算都將上會,這些部門的錢將花到哪里,將接受人大代表們的“追問”。同時,12項政府投資重點項目也進行專題審議,其中包括多個老百姓關注的民生項目,包括軌道交通九號線一期、廣州地鐵十四號線一期、廣州市第三少年宮、廣州市環境監測與預警中心等。
記者注意到,在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每個代表團都分到1個部門預算和1個政府投資重點項目預算的專題審議“任務”。如越秀區代表團,除了要給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的部門預算“挑刺”,還要專題審議南越國史研究及保護中心的項目預算。
據介紹,專題審議由各代表團團長或各小組組長主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匯報情況并回答代表提問,市人大常委會、市財政局相關工作人員列席會議。經各代表團記錄、整理形成的審議意見會后報市人大財經委,并由市人大財經委綜合到計劃、預算草案審查結果報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廣州人代會上,社保基金預算和財政專戶管理資金(如教育附加費)也將一并提交大會審議,再加上此前已納入人大審議范疇的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廣州將有望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口徑預算監督”。
廣州明確十大服務業新業態重點領域
健康服務與互聯網金融服務入圍
昨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促進廣州市服務業新業態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新業態措施》)。
廣州市發改委副主任陳浩鈿介紹,服務業新業態是利用現代理念、網絡技術、新型營銷方式,以及服務創新發展起來的服務業。結合廣州產業發展現狀,以及未來一段時間發展趨勢,明確了當前廣州服務業新業態發展的10大重點領域,包括健康服務業、互聯網金融服務業、產業設計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現代物流服務業、電子商務服務業、檢驗檢測服務業、節能環保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業、融資租賃服務業等。
廣州不僅明確了服務業新業態10大重點領域,《新業態措施》還立足于整合和利用好現有支持產業的政策,尤其是十大重點產業鼓勵政策,緊密結合相關領域正在推進的體制機制創新,在工作的組織統籌、市場準入制度、培育市場需求、資金用地支持、引進和培養服務業人才、行業協會作用等方面提出政策措施,促進服務業新業態發展。
陳浩鈿說,每個行業領域牽頭部門將制定實施新業態培育計劃。而對于尚處政策空白的領域,如健康服務業、互聯網金融服務業等領域,按照《新業態措施》要求研究制定具體扶持辦法。
據悉,《新業態措施》的出臺將有利于培育若干走在時代前沿的新業態及一批引領性企業,有利于促進廣州服務業結構優化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有利于實現廣州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從“千年商都”到以現代理念、模式和技術手段為支撐的“現代商都”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