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國際奶粉低價沖擊國內 廣東本土乳企打響價格拉鋸戰

時間 : 2015-01-06 23:03:34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國際奶粉低價沖擊

廣東本土奶打響價格拉鋸戰

  1月5日,記者從乳業資訊網獲悉,因收購價太低,山東濰坊奶農出現現場倒奶維權事件。事實上,山東奶農的遭遇并非個案。記者從廣東奶業獲悉,廣東部分奶牛牧場上周也收到乳企停收奶的窘況。

  有專家指出,受國際奶價影響,國內生鮮乳收購價格直線下跌,目前已跌至生鮮乳的成本價,進口奶粉也以低于國際生鮮乳噴粉成本的價格大量傾銷到國內市場,給中國的養牛業以沉重打擊。

  本地牧場:個別乳企突然通知不收奶

  10元一升的英國進口牛奶、100元一罐的新西蘭成人奶粉、“買三送一”的進口嬰幼兒奶粉……最近,國內商超、電商平臺上銷售的中外乳制品,爭相以極優惠價格誘人,很多廣東消費者早餐餐臺上,都擺上了來自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德國、奧地利等國家和地區乳制品。日前,記者從廣東檢驗檢疫局獲悉,今年進口乳制品激增,“1-10月從廣東局轄區乳制品進口量達21.4萬噸、貨值12.9億美元,同比增長35.8%、55.1%.”其中,進口數重量上升最明顯的是液態奶,前10月進口量增長近3倍。據悉,進口乳制品大量進入國內,為市場提供充足貨量、豐富產品的同時,價格也在大幅“跳水”,進口奶價格與前二年相比,跌幅接近一半。

  隨著大量低價國際奶源、奶粉涌入國內,廣東甚至國內本土奶農、乳企受到進一步擠壓。

  據了解,每年11月、12月,是廣東乳企和牧場簽訂明年購銷合同的談判關鍵期。近日,廣東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向媒體透露,在首場溝通會上有養殖場主動提出將奶價下調3%,廣東奶價下跌是少有的,但當場并沒有乳企還價。“也就是說,乳企不打算收奶了,有乳企甚至已經明確表示明年收奶量減半,這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情況。”

  “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廣東奶牛場的生存很嚴峻。”廣東一家牧場負責人告訴記者,廣東生鮮奶價格下調是必然的趨勢,只不過是降多少的問題。“

  據悉,2014年廣東生乳價格保持全國最高價,從年頭到年尾,由于廣東奶牛場與乳企簽訂的是一年的收購合同,故這一年來,廣東生乳收購價格保持在5500元-6000元/噸。

  不少奶牛場主都表示,接受奶價下調的現實,也會根據市場情況,酌情下調收奶價。但令上述牧場主氣憤的是,最近有本地乳企已通知訂單合同牧場,2015年將不再收購生鮮奶。“不收奶就很不對,突然說不收奶,按行規,一般要提前3個月通知,但現在才通知,那么多鮮奶如何處理?你讓那么多奶農怎么辦?中國民族奶業今后怎么辦?”

  據乳業資深專家王丁棉介紹,在國際低價奶粉涌入國內的沖擊下,今年又見個別地區奶農在倒奶、賣牛。“連奶源最欠缺的廣州,今年也罕見地出現有10戶奶農棄養,這是15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

  本地乳企:生乳只降價3%難承受

  “生乳價只調低3%,這樣的降調對乳企來說有什么用?”針對牧場的調價,廣東本土一家乳制品加工企業有關負責人也有話要說。據該人士稱,2014年,在國內、國際奶價持續下跌,甚至跌幅超過一半時,該企業仍按合同價,高價收購廣東奶牛場的生乳,“我們已經很艱難地撐了一年,明年不可能再這么撐下去的。從企業的角度來說,我們也要盈利才能生存。”

  來自全球乳制品企業的采購數據顯示,全球奶價自2014年3月開始就持續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應地新西蘭、歐盟的原奶價格跌幅已經達30%-40%。此外,2014年12月上旬,占全球乳品貿易三分之一的新西蘭恒天然下調其對2015年產奶季原奶價格的預期,將每公斤牛奶干物質的價格從5.30新西蘭元下調到4.70新西蘭元,這個價格只有2014年5月的一半,同時也創下2007年后的新低。

  在國內,原奶價格持續走低也成大勢。據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兩周內,全國生鮮乳主產區的平均價格為3.81元/公斤,較年初均價下跌了9%,創下14個月以來的最低位。

  廣東一家乳企負責人質疑,“別人可以下降這么多,為何廣東奶牛場不能下調?”他認為,廣東奶牛場的生乳價也按市場規律,下調相應的幅度,乳企還是愿意收購。

  不過,生乳價格下調三、四成對于很多廣東奶牛場來說,又是不可能的。廣東一家牧場主告訴記者,廣東養牛成本本身就很高,現在政府對牧場環保門檻大幅提高,牧場需要投入更多成本來達標,“2014年三水有一家養殖了上千頭牛的牧場因為環保問題而被逼關閉。還有,現在牧場防疫病的成本也增加很多,飼料成本也降不下來,玉米飼料就要2000元/噸。”

  “今年進口奶粉價格持續下跌至2萬元一噸,已誘惑了很多國內乳企加大使用量,在市場上,部分不能使用奶粉生產的乳制品,乳企也在悄悄使用進口奶粉來替代生鮮乳。”據業內人士介紹,一噸進口奶粉可調出8噸-10噸液態奶,當前進口奶粉平均一噸價格為2萬-3萬元,而今年廣州生鮮奶收購價平均一噸6100元,若乳企使用進口奶粉,一年可省下千萬元成本。

  此外,今年消費市場疲軟,而進口奶大量進入市場加劇競爭,國內乳制品價格戰激烈,這些也逼迫著更多乳企想方設法節約成本。據王丁棉稱,今年國內很多乳制品滯銷,國內乳制品企業虧損面增大,“根據AC尼爾森報告顯示,2014年上半年中國國內奶粉銷售額有4%的增長,但銷售量卻下降了7%.去年乳企的虧損面約為21%,預計今年將會突破25%.”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球奶源價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簽訂,以及歐盟優質奶源進入沖擊,今年我國乳制品很可能也會持續走低,國內乳制品企業將面臨“優勝劣汰”的市場形勢。

  ■專家建議

  政府加強監管“還原奶”

  這邊廂,質優價廉的進口奶粉大量涌入中國市場,進口大包粉價格已跌至國產奶粉的一半;另一邊廂,廣東上游奶牛場基于種種因素無法大幅下調生乳價格,逼使乳企更加大量使用進口奶粉;乳企大量采用進口粉,又迫使上游牧場更多殺牛,進而使中國乳制品產業更依賴進口,再進一步,國內乳制品消費或將更受國際奶源控制。

  “屆時我國民族產業——奶業將受制于人,我國奶業抗國際市場風險能力更加簿弱。”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此環境下,政府應出面解決問題,“可借鑒臺灣地區的做法,臺灣的生鮮乳收購價也很高,但當地政府監管嚴格,對規定需要生鮮乳制作的乳制品嚴格執行,比如巴氏奶就要求只能用生鮮乳制成,其它不是生鮮乳制成的液態奶要嚴格執行‘還原奶’標識;同時加大抽查,凡抽查到使用奶粉還原制成的乳制品沒有清晰標識的,就向社會通報。”

  上述人士稱,一般用生鮮乳制成的乳制品售價均比用奶粉制成的乳制品售價高,這也能保障乳企盈利。

  另有專家建議,在歐盟發達國家,政府對奶源價格穩定起了很大作用,政府通過補貼奶農、或者補貼乳品加工企業的方式來穩定奶源生產,使各方都有穩定的收益;同時有部分發達國家通過調控、國家收儲方式,來平衡和穩定市場。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