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記者從2018年廣州市金融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2017年廣州金融業增加值1998.76億元,同比增長8.6%,占地區GDP比重達9.3%,保持廣州第五大支柱產業;金融業稅收收入397.47億元,同比增長12.5%,占全市稅收7.7%。同時,在新增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等金融功能區之后,廣州“一區一金融功能區”的布局已基本形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顯著提升。
在金融風險監測防控平臺率先在全國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基礎之上,2018年,廣州市金融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加快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實現對小額貸款公司、融資租賃、投資公司等“7+4”類機構的監管。
2017年,廣州金融發展呈現出金融風險防控能力提升、綠色金融“先試先行”、大型交易平臺落戶、風投機構數量勁增、國際化步伐加快、市區聯動打造金融功能區6大亮點。
據介紹,去年廣州金融主要從防控和化解金融風險、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集聚各類金融資源、優化金融發展環境4個方面開展工作。其中,全市“一區一金融功能區”的格局基本形成,具體包括: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花都)、白鵝潭產業金融服務創新區(荔灣)、創投小鎮(海珠)、廣州民間金融街(越秀)、廣州國際金融城(天河)、南沙現代金融服務區(南沙)、廣州金融創新服務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廣州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區(增城)、萬博基金小鎮(番禺)、廣州溫泉財富小鎮(從化)。
關于廣州2018年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堅決打贏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持續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深化改革全力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并且不斷優化金融營商環境。
其中,在加快地方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方面,廣州計劃在今年內完成機構改革任務。此外,通過建立地方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和建立地方金融監管信息共享制度,積極探索監管機制創新。利用科技手段和市區聯動,不斷完善和拓展金融風險防控平臺的功能,在全市實現“預警+監測+分析+處置”的監管閉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