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發出的國際小包在流水線上被自動分揀。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數讀東莞外貿數據。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日前,黃埔海關發布了東莞今年1月的外貿數據。數據顯示,東莞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紅”:全市外貿進出口1140.1億元,增長14.7%,高于全國和全省(全國增長8.7%、全省增長9.8%),其中出口686.1億元,增長20.4%,占同期廣東省出口總值的17.6%。
亮麗數據的背后,是東莞全方位助推企業開拓國際國內市場的共同努力。
農歷新年剛過,東莞市商務局外商投資促進中心就開始在謀劃如何幫助企業開拓市場:一方面馬不停蹄地組織莞企參加2019年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一方面為4月將在東莞本土舉行的第十一屆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下稱“加博會”)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
除了組織企業參展外,東莞還提出通過構建物流通道、全面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舉措,推動“東莞制造”走向國際國內市場。
通過不斷“走出去、請進來”,“東莞制造”正逐步面向全球樹立起先進制造的新名片,并在全球范圍探尋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合作,玩轉全球“朋友圈”。
組織企業參展積極推動“東莞制造”“走出去”
因為即將到來的2019年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需要制作展會特刊,東莞市商務局外商投資促進中心的工作人員黃卓文這幾天有點忙,到處在找制作特刊需要的圖片。
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是公認的全球最大、影響力最廣泛的全球性電子展之一,每屆展會都會吸引數千家企業參展,大量的企業通過展會將產品賣向全球。
作為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的常客,東莞市永晟電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也參展。公司經理付權告訴記者,每年參展都能吸引到幾個客戶,如去年的展會上認識的幾個比較大的客戶,目前正處于試樣品的階段,達成合作的希望很大。
從2017年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開始,中心至今累計組織超過150家東莞企業。參展企業普遍反映參展效果良好。“通過委托行業協會全程跟進,從展前展位申請,到展中會務協調,再到展后協助申請補貼,中心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黃卓文說。
黃卓文告訴記者,展會上,東莞市商務局外商投資促進中心還將和香港貿易發展局合作,采取“四合一”方式(即展位+電子特刊+貿發網交易平臺+小批量展柜),結合線上線下渠道,免費為東莞參展企業提供整體宣傳推廣,多方位展示“東莞制造”形象,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其實,除了每年的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外,東莞還會組織企業參加如廣交會、日本禮品展等多個展會。僅去年東莞就累計組織了200多家企業赴境外參展。
以廣交會為例,在東莞市商務局的組織下,廣東羅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參加了7次廣交會,公司董事長嚴佑春說:“公司30%的訂單來自廣交會,在124屆廣交會上,短短兩天時間,就有9位采購商購買了樣品,索要了報價的采購商則達到了18位。”
此外,東莞還積極搭建“東莞制造全國行”平臺,幫助企業開拓了國內市場,打造“東莞制造”品牌。
提到開拓國內市場,就不得不提同樣也是在4月舉辦的第十一屆加博會。據組委會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第十一屆加博會已經進入最后的采購商邀請階段。
作為國內唯一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國家級展會,在家門口舉辦的加博會對于莞企開拓國內市場的作用是巨大的。10年來,加博會共有9500多家(次)企業參展,累計超100萬人次入場觀展采購,共達成商貿項目近8萬個,累計意向成交約7800億元。
以得利鐘表為例,目前,該公司每年的內銷訂單中,有10%來自于加博會上積累的客戶。
此外,東莞去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促進外經貿穩定發展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開展“東莞制造全球行”措施共8條,通過共建國際合作網絡、擴大國際會展合作、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等措施,鼓勵企業擴大出口,開拓市場。
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東莞制造”走向全球的步伐正越來越快。
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助莞企大力開拓新興市場
開春伊始,東莞市高臻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就開始為去年10月在越南工業展上接到的訂單開足馬力生產。該公司過去兩次參加越南工業展,收獲頗豐:在2017年越南工業展的現場,簽下了60臺貼標機大訂單,去年的展會現場訂單金額超過千萬元。通過越南工業展,該公司的產品迅速占領了東南亞這個新興市場。
在類似高臻機械設備等莞企的參與下,近年來,東莞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經貿往來發展迅速。數據顯示,去年東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2632.9億元,同比增長25.4%,增速高于全市進出口15.9個百分點。
眾多莞企已經在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上嘗到了甜頭:華堅埃塞俄比亞工廠已在當地安置就業8000人,累計出口創匯1.2億美元;占埃塞俄比亞鞋業出口總量的65%。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除了像華堅集團一樣在海外設廠,還設立了研發中心……
越來越多的企業如華堅集團和歐珀一樣,通過“一帶一路”市場擴大全球“朋友圈”。
這其中海絲博覽會的作用功不可沒。作為承辦地,東莞借助海絲博覽會加強與沿線國家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這個平臺,東莞將自身發展形成的經驗和基礎,與各國的發展意愿和比較優勢結合起來,使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在成為東莞企業貿易興業的沃土。
東莞企業大力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的背后,是東莞政府大力的支持。以華堅集團為例,為保障埃塞華堅輕工業城建設和運營,華堅集團將投資3000萬美元新建一座變電站為園區提供電力供應。該項目得到中國光大銀行東莞分行大力支持,為項目提供融資服務,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今年,東莞將繼續支持企業“走出去”,深度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擴大對東盟、中東、俄羅斯、南美、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積極參與廣東商品展覽會。
此外,東莞還將打造一批“一帶一路”示范項目和示范平臺,推動華堅國際輕工業城(埃塞俄比亞)項目、中俄貿易產業園等重點園區的合作建設和持續發展。
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一帶一路”倡議讓東莞如魚得水。近幾年,東莞企業在中東、東南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獲得了快速發展,尤其是在外銷市場多元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林江同時提醒,莞企也需要注意“走出去”的風險,并提早做好準備:目前,部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府服務和法律健全程度還有所不足,在投資經營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問題。此外,東莞企業應該盡早在人才上做好儲備,發掘和培養熟悉當地語言和文化、業務熟練、能夠獨當一面的人才;在政府層面,應該更好地利用東莞毗鄰廣深的優勢,用好廣州南沙自貿片區和深圳前海自貿片區的資源。
構建物流通道讓“東莞制造”走得更便捷
2月19日上午,東莞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首批重點項目集中動工大會暨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項目動工儀式舉行。其中,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項目動工頗為引人注意。
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是由原來的東莞市保稅物流中心升級而來。綜合保稅區位于粵港澳的核心區域,100公里的范圍內涵蓋了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重要城市,可在1.5小時可將貨物運送到廣深港等國際機場,可以十分便捷地幫助“東莞制造”走向全球。
有專家建議,東莞可以申請將東莞B保遷移至東莞跨境電子商務中心園區,與清溪B保、虎門港綜保區,在東部、西部和中部共同形成覆蓋全市、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保稅物流大平臺。這樣對于“東莞制造”搶占全球更為有利。
近年來,“粵新歐”“粵滿俄”“中韓快線”等國際鐵路聯運專列相繼開通,東莞的海運布局也在提速,越南、臺灣等航線陸續開通。“東莞制造”正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搶占全球市場。
數據顯示,2018年,東莞始發的國際班列122班次,集裝箱11450標準箱,同比增長12.19%;“超級中國干線”業務快速增長,貨運總量達到1435.84噸,同比增長50.35%。東莞郵政發出國際小包6185萬件,日均23.9萬件。此外,根據英國勞氏日報公布的2018年全球100大集裝箱港口排名,東莞港進入全球港口前40位。東莞保稅物流中心完成進出園區貨值173億美元,穩居全國B型保稅物流中心第一位。
去年7月,東莞入選新一批跨境電商綜試區名單。11月,東莞虎門港綜合保稅區獲批。據東莞市商務局透露,今年東莞將以跨境電商綜試區和虎門港綜合保稅區建設帶動保稅物流和跨境電商業態發展,鼓勵企業建設覆蓋重要國別、重點市場的海外倉,支持布局一批跨境電商公共海外倉。
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建議:“東莞應該拿出不同的改革試點方案和政策體系,以跨境電商為突破口,在物流、倉儲、通關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探索形成新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以支持試點所在地甚至全國的外貿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
東莞市物流行業協會會長何玲表示,東莞企業要“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物流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協會將推動相關企業加快海外倉、保稅倉的建設,從物流環節入手,幫助東莞制造企業降本增效。
在構建物流通道方面,東莞還將推動在寮步車檢場開展石龍貨運中心的拼柜業務,探索建立內外貿同車、進出口同車的監管模式。
在去年廣東(石龍)多式聯運樞紐啟動的基礎上,東莞今年將積極參與廣東省第一個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中外運“東盟——廣東——歐洲”公鐵海河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推動石龍國際物流基地多式聯運業務發展,爭取開通進口回程國際班列,提升國際鐵路專列常態化運營水平。有序推進東莞港口岸對外開放工作,支持東莞港開辟新航線,與東南亞及沿海國家建立港口聯盟。
白明表示,除了上述舉措外,東莞政府在推動“東莞制造”開拓市場上,要做一些企業做不到的事,降低化解企業風險,幫助“東莞制造”走向全球過程中走好,走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