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解決飲用水水源地突出環境問題,生態環境部、水利部上月印發方案并聯合開展全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專項行動。筆者12日從省環境保護廳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完成全省225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水源地的環境問題的排查工作,并建立問題清單,清單將于近期向社會公開。
根據國務院批復要求,本次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范圍為地表水型水源地。要求到今年底前,長江經濟帶縣級和包括廣東在內的全國其他地區地級及以上地表水型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清理整治。2019年年底前,其他地區縣級地表水型水源地要全部完成清理整治。
根據國家印發的專項行動方案,此次專項行動的目標任務,聚焦“劃、立、治”三項工作內容。“劃”是指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重點檢查是否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尚未完成保護區劃定或保護區劃定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限期劃定或調整。
“立”是指設立保護區邊界標志。重點檢查是否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限期整改。
“治”是指整治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重點檢查飲用水水源一、二級保護區內是否存在排污口、違法建設項目、違法網箱養殖等問題,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全部限期清理整治到位。
省環境保護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國家的部署,我省在以往飲用水水源地評估工作的基礎上,結合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立即組織全省各級環保部門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排查工作,各地高度重視,制訂工作方案,積極克服困難,按期完成排查任務。
省環境保護廳表示,接下來,將對查出的問題逐一建檔,按照“一個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原則,制定環境違法問題整改方案。堅持問題導向,逐一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實行表格化、清單式、銷號制管理,做到條條有整改、件件有著落。加快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優化調整工作,指導未完成保護區劃定或保護區劃定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地市依法按程序開展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或調整工作。
要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區巡查工作,落實網絡化監管制度,強化飲用水源地的巡查機制,要求各地市按照相關規定,繼續加強飲用水源地的監管力度,把飲用水源保護區的環境巡查工作納入常態化管理,對新出現的違法問題要及時處置;對已整治項目結合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回頭看”開展后督察工作,督促地方政府對飲用水源保護區沿岸違建清拆后的殘余垃圾廢物及時進行清理,避免污染企業死灰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