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教育部召開“教育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此次發布會主會場設在教育部,分會場設在廣東省,聚焦廣東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形成職業教育與區域產業相融共生、同頻共振的經驗做法。
廣東高等職業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但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說,目前我國已建成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中高職學校每年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約1000萬人。
廣東是制造業大省、經濟大省,也是職業教育大省。一直以來,廣東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建成契合廣東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職業教育體系。
“高等職業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占比50.1%。”廣東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副書記李大勝介紹,目前廣東有625所職業院校,在校生280.5萬人。特別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現有93所專科層次職業學校,在校生125.4萬,分別比2011年增長19.2%、83.1%;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從無到有,2所學校在校生1.9萬人。
廣東職業教育何以發展壯大?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是主要原因之一。
十年來,廣東職業教育累計投入4486.63億元。其中2021年高職總投入328.07億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20173.91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208%、82%;省屬公辦高職院校生均綜合定額撥款標準比2011年增長203%。中職總投入324.29億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20668.13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95%、280%;省屬公辦中職學校生均綜合定額撥款標準比2011年增長186%。
“我們通過整合資源、優化布局等方式,加大學位供給,堅決筑牢職業教育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主陣地。”李大勝說。
近三年來,廣東新增12.6萬高職學位,新建8所高職院校,歷史性實現21個地市高職院校全覆蓋。省職教城歷時10年謀劃建設,總規劃用地約50平方公里,已投入94億元,完成二期工程建設,入駐10所學校、在校生約11萬人,將打造成為教科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新范本。2019—2021年擴招42萬人,幫助26萬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實現了大學夢,報到率高達92%,發揮了職業教育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作用。
同時,重點建設14所國家“雙高計劃”學校,29所省級以上示范性高職院校、62所國家示范中職學校、10所高水平技師學院,發揮高水平職業院校示范帶動、典型引領作用,大幅增加優質職業教育供給。
打通職業教育升學立交橋
“職業教育給了我人生出彩的機會。”畢業于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邢小穎現身發布會分享親身經歷。她以專業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被推薦到清華大學基礎工業訓練中心任教。一年后報考了中國地質大學的專升本,并順利拿到學士學位。
職業教育學生如何升學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高職分類考試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已成為職業學校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主渠道。”陳子季表示,國家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為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提供更適合的多樣化發展機會。
李大勝說,廣東不斷健全中等職業學校、專科層次職業學校、本科層次職業學校相銜接的培養體系,暢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
2021年廣東52%的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三二分段試點,招生計劃8.6萬人、是2011年的11.9倍,中職畢業生升學率達44%;三二分段專升本協同育人試點生計劃1.2萬人,專升本招生6.5萬人、是2011年的13.2倍,22.4%的高職畢業生升入本科高校。每年開辦勞模工匠本科班,實施產業工人“求學圓夢”計劃,2011年以來支持近11萬產業工人提升學歷,賦能新時代產業工人成長成才。
構建互融互通、產教融合新生態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職業教育最突出的辦學優勢。廣東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在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每個專業群聯合一家世界500強企業或行業領軍企業,共建一所特色產業學院。”該校黨委書記楊欣斌說,目前學校與企業共建了華為ICT學院、比亞迪應用技術學院等14所特色產業學院。校企共同開發專業與課程標準,將企業的最新技術、標準和工藝等第一時間轉換為教學內容,提升人才培養適應性。
白天鵝賓館副總經理、工會主席劉斌認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企業精準獲取人才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長期以來,白天鵝賓館與廣州市旅游商務職業學校、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聯合培養人才,通過‘訂單班’‘管培生專班’等模式,實現專業與行業對接、教學與服務銜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他說,目前白天鵝賓館員工中共有職業院校畢業生500人,占員工總人數的68%,校企協同育人精準培養了大量產業所需人才。
全面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職業教育的辦學路子更寬了。
目前,廣東建設298個省級中職教育“雙精準”示范專業和311個省高水平高職專業群,專業設置覆蓋全省現代產業體系。同時成立80個職教集團,建設19個國家示范職教集團,在全國首創技工院校“校企雙制”辦學模式,2012年率先通過自主招生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目前已覆蓋67%的高職院校。
截至2021年底,高職校企共建580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共同開發課程5665門、教材2581種;橫向技術服務到款額4.5億元,是2011年的10.2倍;技術交易到款額1.8億元,非學歷培訓到款額6.4億元,打造了校企命運共同體。
【廣東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統籌推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
●高等職業教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占比50.1%
●現有625所職業院校,在校生280.5萬人
●現有93所專科層次職業學校,在校生125.4萬分別比2011年增長19.2%、83.1%
●近3年來,廣東新增12.6萬高職學位,新建8所高職院校,歷史性實現21個地市高職院校全覆蓋
持續加大職業教育投入力度
●十年來,廣東職業教育累計投入4486.63億元
●2021年,高職總投入328.07億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20173.91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208%、82%
●省屬公辦高職院校生均綜合定額撥款標準比2011年增長203%
●2021年,中職總投入324.29億元,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20668.13元,分別比2011年增長95%、280%
●省屬公辦中職學校生均綜合定額撥款標準比2011年增長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