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走進廣東 > 嶺南文化 > 文化在線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幕 參評參展作品數量比肩世界一流節展

時間 : 2018-12-12 08:16:57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1318146.jpg

11日,在廣州紀錄片研究展示中心設備展示區,一臺由哈爾濱電影機械廠1991年生產的松花江牌放映機,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12月11日,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以下簡稱“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在廣州圖書館開幕。創始于2003年的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是中國歷史最長、唯一具備紀錄片投融資、交易功能的國家級紀錄片節。今年參評參展作品的藝術水平進一步提升,無論征片數量,還是參與國家和地區的數量都再創歷史新高。據統計,本次國際紀錄片節參會機構達666家,今年共收到來自五大洲122個國家與地區的4542部/集作品參評參展,比肩世界一流節展。

“金紅棉”獎競逐更趨激烈 年輕導演成主力軍

隨著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國際影響力逐漸提高,今年“金紅棉”獎的競逐也更加激烈。據悉,在4542部(集)參評參展的紀錄片中,經過初評、復評的嚴格篩選后,最終僅有43部影片入圍“金紅棉”評優單元的終評,高達99.05%的淘汰率凸顯了本次紀錄片評選的空前激烈。其中,廣東共有3部紀錄片作品《粵韻芬芳》《港珠澳大橋》《醒·獅》進入終評。

在終評評審團見面會上,評審團主席闞兆江評價道,本次參評作品的題材更加豐富,內容和視角也非常廣泛,涵蓋了生態保護、精準扶貧、家庭教育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等多個社會熱點議題,作品的質量、表現手法的個性化等都讓人耳目一新。

值得關注的是,紀錄片導演呈現年輕化趨勢。終評評審之一、中國教育電視臺副臺長陳宏介紹,本次43部入圍終評作品的導演平均年齡不到40歲,絕大多數是“80后”。為鼓勵年輕導演創作,組委會專門設立了一個“最佳首作紀錄片”獎項,為新加入紀錄片節參評的處女作品給予鼓勵。

將“首映在廣州”打造成全球大片登陸中國第一站

作為本屆廣州紀錄片節的重頭戲之一,11日晚,由廣州市政府新聞辦主辦的“首映在廣州”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廣州之夜”在廣州大劇院上演。與連續舉辦多年的“廣州之夜”不同的是,當晚推出的“首映在廣州”活動,共有11部紀錄影片作為本屆紀錄片節特邀展映影片舉行首映式。

活動上,亞洲首映的大型戶外紀錄影片《高山》成為全場焦點之一。由戛納影帝威廉·達福配音的史詩級紀錄片,將人類對高山的敬畏、向往融匯于極致美景中,在三評過程中都收獲了良好口碑。該片導演詹妮弗·皮多姆現場與廣州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她感謝主辦方在本屆“金紅棉”評優單元終評給予作品的肯定,希望廣州觀眾能從影片鏡頭中獲得關于生態保護的啟示及藝術審美的共鳴。

據介紹,在今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征集的作品中,不乏獲得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美國圣丹斯電影節、加拿大Hot Docs國際紀錄片節等知名影展大獎的影片。展映活動金紅棉影展則從今年征集到的影片中挑選出“全球首映”“亞洲首映”或“中國首映”的作品,為市民、影迷獻上“頭啖湯”。

此次展映的60余部影片中,就有《奧遜威爾斯:大師視野》《冰上之王》《人上人》《赤道360—生命線》(VR)《阿美利加》《中國式愛情》等18部亞洲首映;《拆彈生死線》《國寶銀行》《少年廚神》《印度高考》等6部中國首映。

廣州市政府新聞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首映在廣州”這一文化品牌的推出,旨在依托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平臺集聚功能,著力在傳播中國故事、傳承文明、聯結中外、溝通世界方面發揮更大的輻射作用,努力將其打造成廣州又一張閃亮的國際文化名片。主辦方透露,下一步將根據市場及觀眾的需求,以高標準篩選影片,或不局限于紀錄影片的體裁,用更包容的態度吸納更多類型的優秀影片,擦亮“首映在廣州”這一文化品牌。

推動產業跨界融合 擦亮南派紀錄片品牌

2017—2018年度,紀錄片成為文化產業中最受關注的類型產品,圍繞“紀錄片”展開的投資、生產、發行等市場行為日趨頻繁。今年開展首日,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開拓創新,設置了題為“當紀錄片遇到融媒體的跨界發展”專業論壇,邀請多位來自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內容生產者,就融媒體發展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還推動了廣東多部紀錄片的拍攝。近年來,廣東誕生了《美麗西江》《尋味順德》《味道中山》等一大批優秀紀錄片作品,擦亮了“南派紀錄片”的嶺南文化品牌。11日上午,2018年“廣東日”南派紀錄片成果總結會暨2019年重點扶持項目發布會舉行,《粵港澳大灣區》和《世界中醫》分別獲評“年度作品”和“特別作品”,《鄉音未改》《鐘南山》等多部作品進入2019年“南派紀錄片”重點扶持項目的榜單。

據介紹,微視頻正在成為南派紀錄片的最新特色。去年起,“廣東日”南派優秀紀錄片評選就專門為5分鐘以內的微紀錄設立“最佳微視頻”特別榮譽,鼓勵創作者生產更加適合互聯網時代碎片化傳播特征與節奏的微視頻紀錄片。來自廣東廣播電視臺的微紀錄片《一輩子只做一件事,只為復興電臺文化的聲與音》獲評2018年“最佳微視頻”,該片講述了對收音機有著偏執而瘋狂追求的貓王收音機創始人曾德鈞,如何花費11年時間打磨出一款擁有復古外形和優質音效的收音機。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