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劇照。圖片來源:廣州日報
6月5日上午11時,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開啟第二輪預售,500張票2分鐘被搶光!延續了6月2日第一輪預售2分鐘售罄的火爆。而6月7日、12日舉辦的兩場廣交樂季音樂會,開售3個小時即告售罄。
據不完全統計,6月5日至月底,將有28臺演出登陸廣州多個劇場,演出市場的信心被提振,活力被激發,逐步迎來“復活”。
觀眾渴望重回劇場
開票即售罄不是孤例
6月5日11時,廣州大劇院原創歌劇《馬可·波羅》第二輪預售(6月27日場次)開啟,500張票再度在2分鐘內被搶光!此前的6月2日11時,該劇首輪500張票開啟預售,2分鐘全部售光。不少觀眾表示:“我以為這次我可以的,然而還是沒搶到……”
廣州大劇院方面表示,第二輪預售沒有第一輪預售優惠,基本恢復正常票價,“結果還是被觀眾瘋搶,可見觀眾多么渴望重回劇場”。據悉,作為演出行業重啟后全國首部在劇場復演的歌劇,《馬可·波羅》將于6月25日、27日、28日在廣州大劇院上演。
2020年,《馬可·波羅》推出廣州大劇院院慶十周年特別版,不僅劇情和音樂全面升級,還邀請到王凱、周曉琳、洪之光、劉穎、宋灃潤、劉彬濠等人氣與實力兼具的歌唱家坐鎮,外界期待值飆升至新高。
遭遇“瘋搶”的,不只是歌劇。廣交2019/2020音樂季逐步恢復正常運作,6月7日、12日將帶來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的兩場演出,分別上演作曲家于京軍的《貝多芬主題變奏與賦格》和貝多芬《第五鋼琴協奏曲》。據悉,兩場演出于6月3日上午10時開售,3小時內即告售罄。
連續傳來的開票即售罄的消息,不僅一掃此前業內對售票演出票房的擔憂,也證明了觀眾對藝術院團和演出場所的信任,廣州演出行業正逐步迎來“復活”。
省藝術院團演出季等
更多精彩演出紛至沓來
繼上個周末廣東粵劇藝術中心、南方劇院復演后,6日晚,廣東藝術劇院、星海音樂廳也重迎觀眾。
據不完全統計,6月5日至月底,至少將有28臺劇目在廣州各大劇場上演。其中,包括13臺(19場)省藝術院團演出季的惠民項目,比如廣東歌舞劇院《沙灣往事》、廣東民族樂團“春暖花開”音樂會、廣州粵劇院《五女拜壽》、廣東現代舞團《九大簋Ⅵ》等;星海音樂廳6月7日-30日一共安排了8臺(9場)演出,其中7場分別為廣州交響樂團和廣東民族樂團2019/2020音樂季的節目;廣州大劇院除了3場《馬可·波羅》,還安排了3場英國國家劇院現場高清影像呈現;在江南大戲院,廣州紅豆粵劇團將于月底上演3臺(4場)古裝粵劇……
業內信心滿滿
星海音樂廳拿百萬資金助力市場
疫情期間,業內做了很多線上項目。對于疫情期間的“無觀眾演出”等嘗試,著名指揮家余隆覺得這是個積極的做法,但他也表示,“音樂廳和劇院是‘觀眾文化’,是現場的藝術,在網上看跟在現場看始終不是同一回事。”這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劇院一恢復開放,觀眾就“蜂擁而至”。
廣東藝術劇院總經理彭成碧表示,當下恢復觀眾信心,是市場回暖需要解決的首個問題。“希望6月,我們能以惠民演出逐步恢復觀眾進劇場的信心。我覺得7月,大家的信心就回來了,其實大家都很想念劇場。”他認為劇場能在6月基本恢復常態,“我們會嚴格遵守30%的上座率,也會根據文化主管部門的要求,隨時調整上座率。”
星海音樂廳更是率先主動制定了《星海音樂廳2020助力演出市場復興計劃》。據悉,星海音樂廳由于有這些年的積累,拿出約百萬級別的資金推進計劃的實施。該計劃實施時間自2020年可以公開演出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星海音樂廳作為演出場地,扶持的主要對象為駐廳樂團,演出/活動用場單位,其他緊密合作單位,確需幫扶的業內單位、實體或個人。內容包括進一步調高駐廳樂團獲得每場演出票房收入的分成比例等,以此助力復興本地演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