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文件庫 > 全部文件 > 粵府辦
006939748/2019-00051
財政、金融、審計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12-29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粵府辦〔2018〕52號
2019-01-07
時間 : 2019-01-07 14:30:12 來源 : 本網
【打印】 【字體: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基本公共服務領域

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

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

粵府辦〔2018〕52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財政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2月29日


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級與市縣

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各級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6號)有關要求,現就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制定如下方案:

一、明確基本公共服務領域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范圍

根據國辦發〔2018〕6號文精神,將八大類18項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確定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一是義務教育,包括公用經費保障、免費提供教科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貧困地區學生營養膳食補助4項;二是學生資助,包括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補助、普通高中教育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4項;三是基本就業服務,包括基本公共就業服務1項;四是基本養老保險,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1項;五是基本醫療保障,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醫療救助2項;六是基本衛生計生,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扶助保障2項;七是基本生活救助,包括困難群眾救助、受災人員救助、殘疾人服務3項;八是基本住房保障,包括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1項。其他事項待分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方案出臺后,根據事權屬性分別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市縣財政事權或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范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相關領域管理體制改革,參照中央調整情況相應進行調整。

二、合理制定地區保障標準

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合理確定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標準,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對中央規定國家基礎標準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足額保障國家基礎標準落實到位。對我省現行政策規定標準高于國家基礎標準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免費提供教科書、貧困地區學生營養膳食補助、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補助、普通高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計劃生育扶助保障、殘疾人服務等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事項,按我省現行標準執行,并明確為省定標準。

對其他暫未制定國家基礎標準和省定標準的事項,市縣在不超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超出本級和下級財政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可結合實際制定市縣標準。市縣標準高于國家基礎標準和省定標準的,應事先按程序報省業務主管部門和省財政部門備案后執行,高出部分所需資金由市縣財政自行負擔。待具備條件后,由省級制定省定標準。法律法規或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三、 分類確定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的支出責任分擔方式

按照各項基本公共服務的受益范圍和均等化程度等因素,實行以按比例分擔為主、以按項目分擔和按因素法確定為輔的方式,由省級統籌中央補助資金與市縣共同承擔支出責任,并適當強化省級支出責任,加快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具體如下并列表附后:

(一)實行統一分類分檔、按比例分擔的共同財政事權。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補助、普通高中教育國家助學金、普通高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計劃生育扶助保障等7項,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與市縣財政分檔分擔支出責任。其中,普通高中教育免學雜費補助分擔比例暫按現行規定執行,待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到期后再按以下分檔分擔比例執行。

第一檔為原中央蘇區、海陸豐革命老區困難縣、少數民族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承擔100%支出責任。包括: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韶關市南雄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河源市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紫金縣,梅州市興寧市、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梅江區,惠州市惠東縣,汕尾市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城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潮州市饒平縣,揭陽市普寧市、揭西縣、惠來縣。

第二檔為除第一檔以外的北部生態發展區和東西兩翼沿海經濟帶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85%支出責任。包括:汕頭、韶關、河源、梅州、汕尾、陽江、湛江、茂名、清遠、潮州、揭陽、云浮12市,以及惠州市龍門縣,肇慶市廣寧縣、封開縣、德慶縣、懷集縣。

第三檔為珠三角核心區財力相對薄弱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65%支出責任。包括:惠州市及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肇慶市及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以及江門恩平市、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

第四檔為珠三角核心區其余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30%支出責任。包括:廣州、深圳(由中央直接補助)、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7市,以及江門市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

按照保持現有省級與市縣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的原則,支出責任分擔方式和比例調整涉及的省級與市縣支出基數劃轉,按預算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二)實行按比例分擔的共同財政事權。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等2項,實行按比例分擔支出責任。其中,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中的繳費補貼暫按現行規定的地區分類進行分檔分擔。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補助中的基礎養老金補助按照前款中的區域分檔,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支出責任。

(三)實行按項目分擔的共同財政事權。免費提供教科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貧困地區學生營養膳食補助等3項,暫按現行政策實行按項目分擔支出責任。省級實施的項目或制定的標準,由省級承擔;市縣實施的項目或制定的標準,由市縣承擔。

(四)實行按因素法確定補助額的共同財政事權。基本公共就業服務、醫療救助、困難群眾救助、受災人員救助、殘疾人服務、城鄉保障性安居工程等6項,暫按現行政策由省依據市縣財力狀況、保障對象數量、績效評價結果、市縣工作努力程度等相關因素,確定省級對市縣的補助額度,剩余部分由市縣承擔。

四、保障措施

(一)明確管理職責。省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市縣財政履行支出責任的指導和監督,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市縣政府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省業務主管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積極推動相關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指導和督促市縣落實相關保障標準。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切實承擔起推進本行政區域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職責,統籌財力促進所轄區域協調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地方承擔的支出責任落實到位;科學制定本地區保障標準,合理劃分市級與所轄縣(市、區)支出責任分擔比例,加大對財力薄弱地區的支持力度。縣級政府要發揮區域管理優勢和主觀能動性,將自有財力和上級轉移支付優先用于基本公共服務;切實承擔起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組織落實責任,確保民生政策落實到位。

(二)提升統籌層次。各級政府要按照“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合理評估財力情況,探索推進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確保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促進民生政策可持續。逐步探索對部分重點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項目實行全省統一制度、統一政策、統一標準。市縣自行提高保障標準、超過國家和省定標準的,省級對其形成的增支一律不予補助,必要時核減相關轉移支付資金,調整到保障水平較低的地區。

(三)完善轉移支付體制。省財政部門要按照中央改革要求,將改革前一般性轉移支付和專項轉移支付安排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事項,統一納入共同財政事權分類分檔轉移支付,完整反映中央和省級承擔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共同財政事權的支出責任。市縣要參照省級做法,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完整規范編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預算。市縣確因財力薄弱無法承擔支出責任的,省級通過規范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予以托底保障。

(四)加強績效管理。加強基本公共服務支出績效目標申報審核,對績效目標落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績效評價指標庫,擴大績效評價范圍,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務預算安排與績效評價結果、審計整改結果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省審計部門要對基本公共服務領域資金的分配使用進行審計監督。

(五)推進數據共享。依托“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加快建設全省財政管理一體化信息平臺,建立規范的基本公共服務大數據采集制度。統一數據標準,推動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信息互聯和資訊交換共享。積極運用大數據先進理念、技術和資源,收集匯總各項基本公共服務相關數據,不斷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基本公共服務質量。

五、實施時間

本方案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