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委托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實施一批省級行政職權的決定》正式公布,自2024年11月15日起施行。根據《決定》,本次委托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在知識城實施的省級行政職權共23項,涉及9個省直部門,涵蓋工程建設、商務文旅、醫療發展、市場監管等領域;按照職權類別劃分,包括行政許可21項、其他行政權力2項。
這是繼2011年首批省級管理權限賦予知識城后,廣東省政府再次為知識城放權賦能,知識城迎來又一重大機遇。知識城將借此契機,大力推動知識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打造一流創新環境、一流營商環境、一流發展環境,加快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精準賦權釋放營商引力
知識城于2010年6月奠基建設,被賦予引領廣東省乃至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知識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使命。為推動知識城加快建設發展,2011年9月,廣東省人民政府發布《廣東省第一批調整由中新廣州知識城管理委員會實施的省級管理權限事項目錄》,將20項與促進投資建設相關的省級權限賦予知識城,為知識城的發展起步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歷經14年開發和建設,知識城從阡陌桑田蝶變為具備國際知名度的現代化新城,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創新載體,對于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所需的相關權限更加廣泛,也更為急切。
此次出臺《決定》,省政府根據知識城發展現狀和發展需求實行精準賦權。本次賦予知識城管委會實施的23項省級行政職權,緊密契合知識城目前發展所需,將進一步增強知識城在開發建設、產業發展、城市綜合功能提升等方面的權限能級。
例如,在開發建設方面,結合知識城產業發展快、工程項目多的特點,賦予“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許可”“建造師執業資格認定”等省級行政職權,進一步便利工程建設領域企業和專業人員在知識城辦事和開展業務。又如,在產業發展方面,針對知識城生物醫藥、保健食品領域企業聚集度高的特性,賦予“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審查”“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備案”等省級行政職權,為相關行業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實現辦事不出區。
同時,隨著知識城各類人才與日俱增,居民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本次賦予知識城“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等省級行政職權,疊加國家在醫療領域擴大開放相關政策,不僅有助于進一步吸引社會民營資本、外商獨資在知識城內設立高端醫療衛生機構,為當地居民提供優質醫療服務;還有助于與生物島、知識城發達的生物醫藥產業良性互動、融合發展,為新藥研發提供概念驗證、中試轉化等服務平臺和新藥驗證等應用場景,提升“研發—臨床—中試—制造”全產業鏈協同創新水平和綜合競爭力,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此外,在城市綜合功能方面,為更好滿足各類人才生活需要,配套賦予“博物館設立備案”“文藝表演團體設立審批”等省級行政職權,促進文旅新型消費業態發展,提高知識城城市品質、增進百姓福祉。
目前,知識城形成了生物醫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三大產業集群,在建產業項目160個,達產產值超5200億元,引進百濟神州、康方生物等創新制藥項目40多個,粵芯半導體等集成電路上下游企業超80家,集聚小鵬汽車、孚能科技等多個百億級項目。受益于產業發展與人才引進優勢,知識城吸引了大批創新人才,近三年碩博研究生數量年均增長量超1400名,超6000名研究生、3萬名大學生在這里創新創業、讀書就業。
政策驅動“試驗田”蝶變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一個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知識城各類政策疊加優勢凸顯,開放大門越開越大。
2016年7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在知識城開展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知識城成為中國首個且是唯一一個知識產權改革試驗田,肩負起打造“立足廣東、輻射華南、示范全國”的知識產權引領型創新驅動發展之城,為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探索經驗的使命。
2020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以下簡稱《總規》),發展規劃提出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的戰略定位,支持知識城在科技創新、知識密集型產業建設、對外開放、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有所作為。
2022年3月1日,《廣東省中新廣州知識城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國4個中國和新加坡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中首部省專項立法的地方性法規,依法賦予知識城更大管理權限。《條例》明確,“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根據知識城建設發展需要和所具備的條件,將省級經濟、建設管理權限依法調整由知識城管委會實施,確需由省級行政機關統一協調管理的事項除外”,同時明確知識城管委會對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調整由廣州市及其有關部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的經濟、建設管理權限,可以在符合法律法規或國家、省規定前提下直接行使。
2023年,廣州市政府先后兩次賦權知識城,分別將11項市級行政管理權限、5項依法調整由市級實施的省級經濟建設管理權限調整由知識城管委會實施,涉及人才認定、土地管理、安全生產、建筑施工、醫療健康等領域。
2023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廣州保稅區和廣州出口加工區整合優化為廣州知識城綜合保稅區。知識城綜保區將滿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保稅加工、保稅物流、保稅研發等保稅政策的需求,助力知識城企業和產品更好地走出去,深度融入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
從最初的123平方公里,到2018年的178平方公里,再到2020年的232平方公里,歷經兩次擴容的知識城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蝶變,城市量級、層級、能級不斷提升,擔起了“知識創造新高地、國際人才自由港、灣區創新策源地、開放合作示范區”的使命。此次《決定》的出臺,是貫徹落實《總規》和《條例》、加大對知識城放權賦能的重要舉措,將進一步推動知識城建設發展,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