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件解讀 > 媒體解讀

養老機構均須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時間 : 2016-07-22 08:05:27 來源 : 南方日報
【打印】 【字體:

廣東促進“醫養結合”實施意見發布,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

養老機構均須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醫養結合”成為養老的一個新趨勢。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關于促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到2017年,65周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和健康管理率均達到60%以上,八成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到2020年,所有養老機構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老人看病可走“綠色通道”

  所謂“醫養結合”,是指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緊密對接和資源整合,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實施意見明確了幾個指標:到2017年,65周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和健康管理率均達到60%以上。80%以上的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50%以上的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可及性明顯提升。

  到“十三五”收官之年即2020年,全省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實現有序共享,建成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基本適應老年人健康養老服務需求。65周歲以上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和健康管理率均達到80%左右,基層醫療機構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的能力明顯提升,所有醫療機構開設為老年人提供掛號、就醫等便利服務的綠色通道,所有養老機構能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衛生服務。

  探索建立護理轉移機制

  《實施意見》明確鼓勵醫療機構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尤其是鼓勵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科,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的優待政策,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失能及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掛號、就診、轉診、取藥、收費、住院、綜合診療等就醫便利服務。同時,積極探索建立護理轉移機制,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承接醫療機構內需長期照護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逐步解決醫療機構中老年人“壓床”問題。

  為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養結合機構,實施意見明確,可通過特許經營、公建民營、民辦公助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年病醫院、老年康復醫院、老年護理院、老年健康管理中心等醫養結合機構。審批手續也將進一步簡化。

  為失能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如今,中國的不少家庭仍采取居家養老模式,家中老人需要醫療服務怎么辦?實施意見指出,將規范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的醫療和護理服務項目,并將符合規定的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針對低收入的高齡、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行動不便或確有困難的老年人,將提供上門醫療、家庭病床等醫療服務的,可采用政府購買服務或服務補貼等形式給予保障。

  實施意見還明確,要進一步開發包括長期商業護理保險在內的多種老年護理保險產品,鼓勵老年人投保長期護理保險產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和多元化的保險籌資模式,保障老年人長期護理服務需求。落實將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認知知覺功能康復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政策。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