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出臺精神衛生工作規劃,各市均要開通心理援助熱線
每個衛生院至少配1名專職精神衛生人員
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精神衛生工作規劃(2016—2020年)》,要求每個地級以上市至少建設1所市級精神病專科醫院或精神衛生專業機構,每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1名專職精神衛生防治人員。今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要新建或指定1所符合條件的強制醫療專區,確保對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救治管理。
針對精神衛生機構不足、專業人員緊缺的問題,規劃提出,要健全省、市、縣三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2017年底前,各地級以上市和服務人口超過100萬的縣(市、區)建有精神衛生專科醫院。2018年底前,各縣(市、區)至少在1所以上綜合性醫院或慢性病機構建設有床位的精神專科。2020年底前,全省精神科編制內床位數達到每10萬人口不低于28張。積極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相關工作。要完善精神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采取多種形式引進和培養專業人才,鼓勵社會組織及志愿者廣泛參與精神衛生工作。2020年底前,全省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數量不低于3.8名,各鄉鎮(街道)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至少配備1名專職精神衛生防治人員,積極培養多層次符合社會需求的心理治療師、社會工作師、精神康復師。
目前重性精神病人的登記管理仍存在漏洞,“武瘋子”傷人事件時有發生。規劃提出,要有效落實嚴重精神障礙救治管理任務。完善基礎信息登記制度,掌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數量。到2020年,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達到80%以上,精神分裂癥治療率達到80%以上,符合條件的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全部納入醫療救助范圍,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案(事)件特別是命案顯著減少,有肇事肇禍行為的患者依法及時得到強制醫療或住院治療。
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增大,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越來越高發。規劃提出,要大力提升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防治能力。到2020年,公眾對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的認識和主動就醫意識普遍提高,醫療機構識別抑郁癥的能力明顯提升,抑郁癥治療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0%。普遍開展抑郁癥等常見精神障礙防治,各地級以上市均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隊伍,至少開通1條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確保發生突發事件時能及時、科學開展心理援助工作。醫院、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監管場所普遍開展精神衛生宣傳及心理衛生保健。高等院校普遍設立心理咨詢與心理危機干預中心(室)并配備專職教師,中小學設立心理輔導室并配備專職或兼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