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天河、越秀、海珠、番禺等區相繼公布今年的幼兒園招生工作方案。記者觀察發現,廣州中心城區公辦幼兒園學位有所增加,其中天河區公辦幼兒園學位數增長54.6%。與此同時,由于財政補助、成本分擔等逐漸向公辦園“看齊”,普惠性民辦幼兒園也越來越受到家長青睞。
天河區公辦園學位數增54.6%
當前,廣東各地加速推進公辦幼兒園新改擴建工作,其中廣州的進展尤為喜人。今年,廣州天河區將18個小區配套幼兒園場地開辦成現有等級幼兒園的分園區,其中有9所為新移交的小區配套幼兒園,9所為回收租賃合同到期的小區配套幼兒園。18所新園區將于今年9月正式開學招生,分布于全區13條街道,基本保證了每一條街道都有優質學前教育學位。
這是天河區幼兒園“民辦轉公”的新嘗試。新開辦18家公辦園后,天河區屬公辦幼兒園園區將由35個增至53個,增幅達52.9%,在園幼兒學位數將由7260個增至11220個,增幅達54.6%。
除天河區外,在已公布招生工作計劃的區中,花都區新增了廣州市幼兒師范學校附屬花都幼兒園、廣州市花都區秀全街雅正幼兒園等5所公辦幼兒園,招生計劃從去年的2050人增至2600人,增幅26.8%;海珠區新增1所福安街幼兒園,是天譽半島小區的公辦小區配套園;白云區新增1所江高鎮幼兒園神山園區,今年招收2個小班;番禺區新增1所廣州實驗教育集團番禺實驗幼兒園,位于洛浦街庭福路。
加大投入建設普惠性民辦園
雖然公辦園的新改擴建如火如荼,但離家長的需求還有一定的距離,一些熱門公辦園仍競爭激烈。數據顯示,去年,廣州市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的錄取比達9∶1。
家長對公辦幼兒園的熱捧,實際上是對“在家門口上好幼兒園”的需求,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可作為公辦園的有力補充。
“公辦園擔心搖不上號,民辦幼兒園動輒5000元以上的月收費,對我們而言門檻有點高。”家住天河區體育東路附近的黃女士最近為孩子上幼兒園的事發愁。后來她了解到,天河區于去年認定了一批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這些普惠民辦園,最高收費標準也不高于每月1800元,有一所正好在我家附近,各方面都符合需求。”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目前,全省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占比達75.83%。廣東還將逐年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滿足戶籍兒童、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等常住適齡兒童就近入讀普惠性幼兒園的需求。
明年穗普惠性幼兒園將超80%
近日,廣州的幼兒家長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促進學前教育普惠健康發展行動方案》。根據該方案,2019年,廣州各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40%以上。到2020年,全市各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達80%以上,其中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數占比達50%以上。
該方案提出將各類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按照統一標準管理,繼續優化財政投入結構,在財政補助、成本分擔等方面逐步達到相同標準;繼續完善制度建設,在入口審批、保教隊伍建設、保教質量建設等方面執行相同標準,促進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均衡發展。
同時,該方案還完善了對新增公辦園及原有公辦性質園升級改造的獎補辦法。每新建1所公辦幼兒園,完成開工建設的,市本級財政按照工程合同價款50%的比例予以一次性獎補;每新增1所公辦幼兒園,給予每所360萬元設備補助資金;繼續對現有公辦幼兒園通過改、擴建新增的班數,給予每班30萬元一次性補助資金;逐步完成對現有公辦性質幼兒園升級改造,每所公辦性質幼兒園給予200萬元一次性升級改造補助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