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制造強省建設的工作部署,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學技術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下稱《行動計劃》)。現就《行動計劃》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行動計劃》制定的背景
2019年11月召開的廣東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對推動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作出全面部署,強調要實施“立柱工程”,著力打造百億級、千億級、萬億級梯次發展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廣東以制造業立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優勢明顯,近年來引進建設了一批項目,培育了一批龍頭骨干企業,高端裝備制造研發、設計和制造能力持續增強,新產品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初步形成產業集聚態勢。但是,我省高端裝備制造業基礎比較薄弱,產業配套體系不夠完善,產業鏈協同創新力度不夠,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仍然突出,在國際交流、技術合作、人才交流、知識產權維權等方面也面臨嚴峻挑戰。為加快培育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制定本《行動計劃》。
二、編制依據和總體考慮
高端裝備制造業是以高新技術為引領,處于價值鏈高端和產業鏈核心環節,決定著整個產業鏈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明確的重點領域和方向,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十四五”期間,我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包括高端數控機床、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集成電路裝備。
《行動計劃》編制以《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等文件精神為依據,結合我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緊扣行業特點和需求,對標世界先進水平確定發展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圍繞發展目標布局重點任務,圍繞核心問題凝練重點工程,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部署資源鏈,提出了我省2021-2025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和保障措施。
三、工作目標
《行動計劃》提出將廣東省打造成全國高端數控機床、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裝備、衛星及應用、軌道交通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的重要基地,從創新能力、產業規模、企業競爭力、知識產權4個方面確定了到2025年的工作目標。一是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承擔一批國家級項目,建成若干國家級、省級創新中心和實驗室,推動一批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二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到2025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營業收入達3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達到10%以上,其中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年均增長18%、衛星及應用產業年均增長20%。三是企業競爭能力持續提升。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自有品牌價值的行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四是知識產權引領產業發展。形成一批關鍵核心領域高價值專利,知識產權成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營業收入的重要來源。
四、發展重點
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發揮廣東應用市場規模大的獨特優勢,重點推動集群企業與科研單位、用戶單位協同創新,著力突破機床整機及高速高精、多軸聯動等產業發展瓶頸和短板,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陽江等打造成主導產業突出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
《行動計劃》制定了六項重點任務:一是突破產業發展瓶頸和短板;二是構建產業創新平臺和創新體系;三是加強質量品牌建設;四是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五是深化產業開放合作;六是增強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為支撐目標任務的達成,《行動計劃》提出實施高端數控機床工程、海工裝備工程、航空裝備工程、衛星及應用工程、軌道交通裝備工程、集成電路裝備工程等六大重點工程。
五、保障措施
為保障各項目標任務和工程的落實,提出了五方面保障措施,包括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用地用海政策支持力度、強化金融支撐以及強化人才支撐。下一步,在抓落實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五個一”體系:形成一張動態骨干企業清單、一張動態重點項目清單、一套政策工具包、一套科技創新體系、一家戰略咨詢支撐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