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5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發布。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根據廣東實際,研究制定貫徹措施。
日前,《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印發出臺。《意見》指出,我省要從優化產業產品結構等八個方面發力,著力深入推進我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能力不降低、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農村穩定不出問題,為實現農村全面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獨家專訪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委農辦主任陳祖煌,結合我省“三農”和脫貧攻堅等工作,解讀《意見》提出的主攻方向、政策措施、進度要求等。
“四區兩帶”調整布局
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
廣東工業化城鎮化程度高,市場對有機綠色安全的中高端食品和農產品需求量大。《意見》堅持問題導向,立足于補齊廣東農業的“短板”,一是針對廣東農產品進口量大、長期貿易逆差,解決農業發展中有效中高端供給不足問題,實施好種植業、畜牧業結構調整,實施農產品質量品牌提升計劃;二是農產品消費結構升級如何從“吃飽”向“吃好、吃得安全、吃得營養健康”轉變,構建覆蓋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的溯源和監管體系;三是針對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增長相對乏力問題,加大現代農業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著力培育新興職業農民,多路徑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據省農業廳估算,我省每年優質果蔬、肉類的結構性缺口分別超過400萬噸、200萬噸。
《意見》明確要求,我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著力深化體制改革,優化區域布局,推進產業產品結構調整。
陳祖煌表示,繼續壯大發展水產品、畜牧業等優勢產業,實施水產養殖減量增效,優化生豬養殖結構和區域布局,著力提升中高端產業如嶺南特色蔬菜瓜果的國內乃至國際競爭力,發展高質高效綠色和精細精致精品的“三精”現代農業,這些是我省下一步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攻方向。
為此,《意見》明確提出,以主體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科學合理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同時深入推進“四區兩帶”建設,珠三角都市農業區重點發展都市精品農業,潮汕平原精細農業區發展精致高效農業,粵西熱帶農業區發展節水高效農業,北部山地生態農業區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南亞熱帶農業帶發展集約高效農業,沿海海水增殖養殖農業帶發展現代海洋漁業。按照穩糧、優經、擴飼要求,加快構建糧經飼協調發展的三元種植結構。
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打造田園綜合體建設一批特色村鎮
《意見》明確要求,要發揮包括美麗鄉村、美麗田園、美味農產品在內的“三美”獨特優勢,推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大力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現代食品產業,培育宜居宜業特色村鎮。
《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范,同時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建設一批產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鎮。
“積極引導農民在自愿基礎上,通過村組內互換并地等方式,實現按戶連片耕種。同時完善家庭農場認定辦法,扶持規模適度的家庭農場?!标愖婊徒榻B,我省將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采取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服務帶動型等多種規模經營,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
創美麗宜居鄉村示范
著力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
“不能單純地就農業講農業,我省必須盡快改變部分農村地區臟亂差的現狀。沒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就沒有新農村以及農村的新產業、新業態?!标愖婊徒榻B,去年,我省出臺了《關于加快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整縣、整市全域開展農村人居環境連片綜合整治,確保到2018年,珠三角地區基本完成綜合整治任務,粵東西北地區80%自然村完成綜合整治任務。
《意見》明確要求,要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要著力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陳祖煌表示,今年我省將加大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開展城鄉垃圾亂排亂放集中排查整治行動,實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選擇適宜模式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實施雨污分流,推廣使用適合農村的污水處理設施,推進鄉村“廁所革命”。
《意見》還就美麗鄉村建設作出了重點部署,下一步我省將提升省級新農村連片示范建設水平,輻射帶動各地建設集中連片美麗鄉村示范區。
建脫貧增收長效機制
今年如期完成分散貧困人口脫貧工作
按照“三年攻堅、兩年鞏固,到2020年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目標要求,今年是我省脫貧攻堅的關鍵一年。目前我省貧困人口主要分散在貧困村外,分散貧困人口占比近70%。
《意見》明確,要嚴格落實“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以集中攻堅、穩定脫貧為重點,確保完成2017年度60萬人口減貧任務,如期完成相對貧困村外的分散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工作。
“今年繼續加大精準識別力度,必須把識別誤差率控制在2%以內。”陳祖煌表示,在識別精準基礎上,制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脫貧滾動規劃,加快建設覆蓋低收入人群的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嚴格規范相對貧困人口和相對貧困村退出程序,對貧困人口實行長期動態管理。
貧困村外分散貧困人口作為今年脫貧攻堅的重點,每名貧困人口都要由一名幫扶干部貼身服務,免費代辦。“一是要讓貧困戶知道有哪些扶貧政策,二是讓貧困戶知道怎么辦,能享受?!标愖婊蛷娬{。
在實施精準脫貧幫扶政策方面,我省將深入實施精準脫貧攻堅“八項工程”,支持在粵東西北貧困村、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地區,扎實推進集中連片脫貧增收工作,統籌推進特色產業發展、股份合作制改革等工作,進一步提升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
同時,今年我省把2277條省定貧困村全部納入新農村建設范圍。陳祖煌介紹,下半年我省將啟動2277條省定貧困村示范村的建設規劃制定,同時推進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前期工作,重點是清理村巷道亂堆亂放等“三清”工作和拆除危舊房、廢棄豬牛欄等的“三拆”工作。
落實土地“三權分置”
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辦法
按照《意見》要求,我省將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實行縣級統籌、分類指導、一村一策,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定辦法,健全成員認定和登記備案機制。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到2017年底完成70%的確權任務。
陳祖煌表示,我省土地確權將分類施策,著力解決“兩田制”等歷史遺留問題,建立目標任務倒逼機制,因地制宜探索“確權確股”“確權確地”等模式,探索承包經營權證與股權證銜接對接。為加快進度,我省將把確權工作納入年底地市黨委書記向省委作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內容。
《意見》提出,我省要創新基層民主協商方式,發揮自然村(村民小組)村民理事會、議事會積極作用,擴大協商范圍,完善民主議事決策程序,落實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陳祖煌認為,關鍵要加強引導培育規范,使村民理事會成為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協助開展村民自治的群眾性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