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長者專區
當前位置:首頁 > 長者專區 > 最新政策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府辦〔2019〕5號
來源:本網時間:2019-03-11 13:35
【打印】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東省醫療

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

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粵府辦〔2019〕5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 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財政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2月25日


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

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建立醫療衛生領域可持續的投入保障長效機制,提高我省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供給效率和水平,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醫療衛生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8〕67號)要求,現就我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主要內容

  根據國辦發〔2018〕67號文精神,我省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為公共衛生、醫療保障、計劃生育、能力建設等四個方面,共涉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地方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醫療救助、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衛生健康能力提升、衛生健康管理事務、醫療保障能力建設、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等11個事項。其他未列事項,按照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總體要求,結合事項特點具體確定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一)公共衛生方面。

  主要包括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地方公共衛生服務2項,明確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預防接種、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等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以及從原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項目中劃入的婦幼衛生、老年健康服務、醫養結合、衛生應急、避孕藥具購置、孕前優生健康檢查、計劃生育事業費補助等內容。其中,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資金、使用主體等保持相對獨立和穩定,按照相應的服務規范組織實施;新劃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項目,由省制訂指導意見,各市結合實際安排,資金不限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使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根據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適時調整。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行以下分檔分擔辦法:

  第一檔為原中央蘇區、海陸豐革命老區困難縣、少數民族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承擔100%支出責任。包括:汕頭市潮陽區、潮南區,韶關市南雄市、乳源瑤族自治縣,河源市和平縣、龍川縣、連平縣、紫金縣,梅州市興寧市、梅縣區、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梅江區,惠州市惠東縣,汕尾市陸豐市、海豐縣、陸河縣、城區,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潮州市饒平縣,揭陽市普寧市、揭西縣、惠來縣。

  第二檔為除第一檔以外的北部生態發展區和東西兩翼沿海經濟帶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85%支出責任。包括:汕頭市及金平區、龍湖區、澄海區、濠江區、南澳縣,韶關市及湞江區、武江區、曲江區、樂昌市、仁化縣、始興縣、翁源縣、新豐縣,河源市及源城區、東源縣,梅州市,汕尾市,陽江市及其所轄縣(市、區),湛江市及其所轄縣(市、區),茂名市及其所轄市(區),清遠市及清城區、清新區、英德市、連州市、佛岡縣、陽山縣,潮州市及湘橋區、潮安區,揭陽市及榕城區、揭東區,云浮市及其所轄縣(市、區),惠州市龍門縣,肇慶市廣寧縣、封開縣、德慶縣、懷集縣。

  第三檔為珠三角核心區財力相對薄弱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65%支出責任。包括:惠州市及惠城區、惠陽區、博羅縣,肇慶市及端州區、鼎湖區、高要區、四會市,江門市恩平市、臺山市、開平市、鶴山市。

  第四檔為珠三角核心區其余市縣,由省財政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分擔30%支出責任。包括:廣州市及其所轄區,深圳市及其所轄區(由中央直接補助),珠海市及其所轄區,佛山市及其所轄區,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及蓬江區、江海區、新會區。

  2.地方公共衛生服務。主要包括國辦發〔2018〕67號文所明確的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未能覆蓋的傳染病、慢性病防控,以及省委、省政府已明確實施但未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具體包括免疫規劃疫苗的儲存、運輸,人群免疫水平監測和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調查診斷和異常反應補償等事項,我省自行開展的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寄生蟲病、精神衛生等疾病的綜合干預、跟蹤評價和改革性試點任務,以及出生缺陷綜合防控和婦女“兩癌”檢查等內容。地方公共衛生服務內容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因素適時調整。省級財政根據各地工作任務量、績效考核情況、地方財力狀況等因素安排對市縣的轉移支付資金。重大公共衛生服務按國辦發〔2018〕67號文要求上劃為中央財政事權,由中央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二)醫療保障方面。

  主要包括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和醫療救助2項,明確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

  1.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省與市縣財政按規定對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予以繳費補助,省級與市縣支出責任參照上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責任分檔分擔辦法劃分。

  2.醫療救助。主要包括城鄉醫療救助和疾病應急救助,省級財政根據各地醫療救助人數、醫療救助水平、地方財力狀況等因素安排對市縣的轉移支付資金。

  (三)計劃生育方面。

  主要包括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和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2項,明確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參照上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出責任分檔分擔辦法劃分。除上述2項之外的原計劃生育項目,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統籌安排。

  (四)能力建設方面。

  主要包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衛生健康能力提升、衛生健康管理事務、醫療保障能力建設、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5項。

  1.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按照隸屬關系分別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或市縣財政事權,由同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省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省屬醫療衛生機構承擔市縣政府委托的公共衛生、緊急救治、援外、支農、支邊等任務的,由市縣財政按服務成本給予足額補助。符合區域衛生規劃的市縣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明確為市縣財政事權,由同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市縣所屬醫療衛生機構承擔省級財政事權任務的,由省級財政按服務成本給予足額補助。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期間,省級財政對粵東西北地區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等按規定給予補助。加大對社會力量辦醫尤其是政策層面的支持力度,將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社會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按規定納入政府補助范圍,在臨床重點??平ㄔO、人才培養等方面執行與公立醫療機構同等補助政策。

  2.衛生健康能力提升。主要包括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學科發展等。按照省級以上戰略規劃統一組織實施的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重點學科發展等項目明確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省級財政根據各地工作任務量、補助標準、地方財力狀況、績效考核情況等因素安排對市縣的轉移支付資金。在實施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項目(2017—2019年)期間,省級財政對粵東西北地區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按現行標準進行補助。市縣自主實施的能力提升項目明確為市縣財政事權,由市縣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3.衛生健康管理事務。主要包括戰略規劃、綜合監管、宣傳引導、健康促進、基本藥物和短缺藥品監測、重大健康危害因素和重大疾病監測、婦幼衛生監測等,按照承擔職責的相關職能部門隸屬關系分別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或市縣財政事權,由同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4.醫療保障能力建設。主要包括戰略規劃、綜合監管、宣傳引導、經辦服務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按照承擔職責的相關職能部門及其所屬機構隸屬關系分別明確為省級財政事權或市縣財政事權,由同級財政承擔支出責任。

  5.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主要包括中醫藥臨床優勢培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與挖掘、中醫藥“治未病”技術規范與推廣、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等,明確為省級與市縣共同財政事權,由省級財政和市縣財政共同承擔支出責任。省級財政根據工作任務量、績效考核情況、地方財力狀況等因素安排對市縣的轉移支付資金。

  (五)相關項目的執行標準。

  1.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等2項按中央明確的國家基礎標準執行。市縣政府可以在確保國家基礎標準全部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在國家基礎標準之上提高保障標準,高出部分所需資金由市縣自行負擔。地區標準高于國家基礎標準的,按程序報上級備案后執行。

  2.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等2項按現行省定標準執行。市縣政府可以在確保省定標準全部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在省定標準之上提高保障標準,高出部分所需資金由當地財政負擔。地區標準高于省定標準的,按程序報上級備案后執行。

  3.地方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救助、衛生健康能力提升、中醫藥事業傳承與發展等4項暫不具備統一制定基礎標準的條件,省提出原則要求并設立績效目標,市縣可結合實際自主制定本地區標準。

  4.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和發展建設、衛生健康管理事務、醫療保障能力建設等3項由省或市縣分別制定標準。

  市縣政府在制定出臺地區標準時,要充分考慮區域間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確保財政可持續。出臺涉及重大政策調整等事項的,按程序逐級上報中央有關部門備案后執行。

  按照保持現有省級與市縣財力格局總體穩定的原則,支出責任分擔方式和比例調整涉及的省級與市縣支出基數劃轉,按預算管理有關規定辦理。

  二、保障措施

  (一)協同推進改革。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是我省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重要內容。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將此項改革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緊密結合、統籌推進,著重在建立健全醫療衛生投入保障機制和推動醫改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形成兩項改革良性互動、協同并進。

  (二)完善分擔機制。各地級以上市政府要參照本方案的要求,結合實際合理劃分市縣兩級政府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大對區域內困難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避免過多增加縣級政府支出壓力。

  (三)強化責任落實。各地級以上市、縣(市、區)政府要切實落實本級財政醫療衛生投入責任。要在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的基礎上,合理確定醫療衛生領域各類財政事權的地區標準,完善動態調整機制,確保財政可持續。對于確因財力薄弱無法承擔支出責任的市縣政府,省級通過規范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予以托底保障。

  (四)完善規章制度。省財政廳、衛生健康委、醫保局、中醫藥局要對醫療衛生領域現行各項資金管理辦法和具體項目管理辦法進行全面梳理和修訂完善,充分體現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要求和內容。各地區、各部門要積極履行推動本地區、本行業醫療衛生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職責,加強制度化、規范化建設,確保行政權力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內運行。


  附件:廣東省醫療衛生領域省級與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情況表

適老化無障礙服務
網站信息
關于本網             網站聲明
聯系我們

020-83135078

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service@gd.gov.cn
新媒體矩陣
網站官方微信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粵商通APP
網站官方微信
粵省事小程序
粵商通APP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