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月以來,廣湛高鐵、梅龍鐵路、深江鐵路相繼動工,不但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半小時生活圈、經濟圈,粵東粵西亦加速互聯“融灣”。
上半年,廣東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0.1%,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5.4個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投資提速,同比增長7.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6個百分點,以5G基站建設、城際高鐵和城軌交通等為代表的新基建帶動作用明顯。
一個個產業基地動工崛起,一條條路橋隧道縱橫南粵,一座座5G基站加速落地……上半年,廣東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復工復產,加快推進項目投資建設,為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穩增長提供重要支撐。
?重點項目投資逐月加快
激起協調發展新勢能
從籌建到開工僅一年半時間,今年6月初,全長約31公里的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比原計劃提前半年開工,創造了重大跨海工程建設的新速度。包括黃茅海跨海通道在內,上半年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986.6億元,為年度計劃投資的57%,比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爸攸c項目建設完成投資進度呈逐月加快趨勢?!笔“l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我省將穩投資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重大項目正是當中的“火車頭”。
在黃茅海東北面100公里,跨珠江口的深中通道亦迎來關鍵進展:6月17日11時45分,歷經近34個小時的緊張作業,200余名建設者露出欣慰的笑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海底初吻”。
大項目對經濟的拉動遠不止于項目本身。在廣東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梁立農看來,一座座跨海通道的建設,推動珠江東西岸各地經濟要素流動更加順暢。2024年,深中通道和黃茅海大橋開通后,深圳至中山車程只需30分鐘,香港到江門只需1個小時車程,區域經濟將實現更加高效循環。
隨大項目而來的,還有資源優化、民生保障等效應。6月28日11時30分,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正式邁入“穿洋過江”施工新階段。工程完成后,西江水將東輸惠及大灣區5000多萬人口。“2月下旬開始,工程各標段全線復工。如今4200多人奮戰在施工一線!”廣東粵海珠三角供水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杜燦陽說。
據統計,省重點項目建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在4月底基本恢復正常施工水平,全部項目完成投資與總體進度均超過去年同期。
?新基建投資大幅增長
喚起產業升級新潛能
一排排服務器高速運轉,運營人員通過巡檢巡邏機器人、視頻物聯網系統,實現對數據中心的遠程運營管理。
7月3日,騰訊清遠云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其集群規劃容納服務器超過100萬臺,這是華南地區迄今最大的新基建項目,從土建到機電交付只用了一年。
基礎設施建設為廣東穩投資穩增長夯實了基礎。今年上半年,廣東基礎設施投資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8.6個百分點。以5G、數據中心等為代表的新基建表現搶眼,帶動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投資增長18.6%。
“新基建的發展,讓實體經濟在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時更有韌性,在后疫情時代也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彬v訊公司副總裁、騰訊云總裁邱躍鵬信心滿滿。
以5G網絡、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不但成為投資洼地,更是構筑數字廣東新優勢的高地。1—6月,全省共新增5G基站41401座,累計達78389座,占全年4.8萬座建設計劃的86.2%。
在粵東,汕頭灣海底隧道進口洞口最后一根管棚注漿完成,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進洞施工。在粵西,廣湛高鐵第一條海底盾構隧道開建,將首次穿越湛江灣海底。
統計顯示,上半年,全省12條在建國鐵干線項目完成投資113.5億元,同比增加14.8億元。廣州市軌道交通18號線、深圳市軌道交通14號線和12號線等27條在建地鐵和2條有軌電車完成投資400億元,同比增加66億元。
“高鐵、城軌不僅提升人們通勤速度,更讓沿線地區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痹诮煌ㄟ\輸專家、廣鐵集團黨校副教授金一兵看來,新基建投資布局加快,將推進科創與制造的深度融合,促進技術、人才、項目、資本等要素的對接和流動,為廣東產業升級發展釋放更多潛能。
?制造業龍頭項目接連開工
聚起結構優化新動能
吊機林立,工程車來回穿梭,上萬名工人緊張作業。6平方公里的廠區沿著中科大道中軸線展開,與中科煉化碼頭無縫連接伸向廣闊的海域,石化工業“前港后廠”現代化的生產模式一覽無遺。6月16日,總投資440億元、目前國內國產化率最高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中科(廣東)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式投入運營。
一個個綠色石化產業基地逆勢而上,相繼布局廣東沿海,串聯起一條加速崛起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帶——東海島上,湛江鋼鐵、中科煉化、巴斯夫三個總投資逾200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依次排開,或正式投產,或加快建設;大亞灣畔,??松梨趶V東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相繼舉行云開工、云簽約,現代石化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統計顯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廣東上半年工業投資降幅持續收窄,其中先進制造業投資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1個百分點,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投資大幅增長54.4%。
“項目環保投資36.88億元,污染物排放全部優于國家標準,達國際先進水平?!敝锌茻捇偨浝韰窍フf。項目煉油關鍵裝置從工藝技術到核心設備完全國產化,達國際先進水平。項目還將拉動中下游千億級石化產業經濟鏈的發展,成為粵西乃至泛珠三角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疫情防控既是壓力,也在倒逼產業轉型。上半年,廣東防疫物資生產相關行業投資加大,醫藥制造業、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分別增長50.3%和25.5%,推動高技術制造業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1個百分點。
潮涌南海風帆起。一個個大項目逆勢而上,加速落子投產,正激發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源源動力,釋放強大動能,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