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部門動態

上半年省財政統籌整合涉農資金271億元下達市縣

時間 : 2022-08-19 10:06:06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據8月18日召開的全省深化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消息,除今年上半年下達市縣的涉農資金271億元,近期我省還計劃再下達一批涉農資金,重點用于支持晚稻糧食生產、救災復產以及部分鄉村建設攻堅任務。同時,我省將加快2022年涉農資金支出進度。

  作為鄉村振興領域配套體系改革的重要抓手,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為我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強大動能,支撐強化了其他各項改革措施提級擴面。當前,廣東將緊緊兜牢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統籌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項重點工作。通過持續深入推進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構建具有廣東特色的鄉村振興財政保障機制。

  “五根手指握成一個拳頭”

  集中財力辦大事

  作為廣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我省從2018年底開始實施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今年,廣東出臺《進一步加強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實施意見》,明確堅持涉農資金源頭整合不變、涉農資金穩定增長不變、賦予市縣自主統籌權力不變、優化涉農資金投向不變、政府牽頭領導工作機制不變,持續深入推動各項改革工作落地生效。

  具體來看,繼續將農、林、水等傳統意義上的農口部門專項資金,及交通、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用于農業農村的專項資金,在預算編制階段即進行源頭整合,實現跨部門涉農資金調劑使用,讓“五根手指握成一個硬拳頭”,形成“多管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新格局。

  以韶關為例,武江區圍繞“龍歸—江灣”和“西河—重陽”兩條精品旅游線路,統籌整合各級涉農資金3.98億元,全力打造鄉鎮精品旅游項目,對國道、省道沿線主要節點村進行提升,以7個省定貧困村建設作為突破點,打造了“夢里荷鄉”“十里江灣”“龍歸公園”等網紅打卡點超過26處,發展30家接待能力較強的餐飲、住宿企業,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同時,廣東將繼續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保證涉農資金逐年穩定增長。還將繼續堅持財力下沉,確保八成以上省級涉農資金下放市縣統籌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明確省級涉農資金穩定增長的同時,市、縣本級安排的涉農資金也得增長。

  我省將結合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領域突出短板“九大攻堅”行動、省十件民生實事等重點工作部署,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單予以支持。在此基礎上,市縣可結合本地實際選擇一兩件重點事項集中力量推進,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不“撒胡椒面”。

  以茂名為例,作為全省農村集中供水任務最重的地級市,任務量約占全省任務1/3。該市通過統籌整合涉農資金、申請債券資金、銀行融資等方式,僅去年就籌措資金約24.71億元,全市新建、改擴建規模化水廠75座,建設小型水站342座,實現160萬農村群眾集中供水全覆蓋,并率先實現全域農村供水縣級統管。

  牢牢抓住“加強項目管理”

  推動市縣管理理念轉變

  今年,我省啟動以加強項目管理、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為核心的新一輪預算改革,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解決上一輪預算改革“放”之后如何“接”得更好的問題。具體到涉農資金上來講,就是要牢牢抓住“加強項目管理”。

  其中,重點要提升項目儲備的成熟度和項目謀劃的精準度。隨著廣東涉農項目庫建設不斷夯實,市縣遴選上報至省級聯合審查的項目通過率從27%顯著提升至84%,但在項目儲備環節,還有不少問題亟待解決。我省將持續推進“帶項目申請預算”和“帶項目安排預算”,對成熟度不高、年度內無法開工、無法支出的項目,堅決不予安排資金。

  通過突出強調項目謀劃的重要性,推動市縣管理理念轉變,一改過去“錢等項目”的狀況,實現了從“先排錢再謀事”到“先謀事再排錢”的理念轉變。在韶關乳源和南雄市,兩地分別安排4000萬元和2000萬元用于做好項目立項論證、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按照項目成熟度實行“階梯式”分級管理,引導項目單位分步推進前期工作,爭取上級資金一下達,項目就能馬上動工建設,形成“謀劃儲備一批、開工建設一批、投產達效一批”的良好格局,提高涉農資金使用效率。

  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改革還引導市縣積極探索創新涉農項目建設審批模式,推動涉農項目建設“速度快、質量好、成本低”。樂昌市通過優化新農村建設項目的審批、實施程序,將過去從項目設立到立項審批約3個月縮短到15天左右。

  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

  形成“社會資本辦農事”局面

  不僅加大投入,廣東還突出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各地綜合采取信貸、保險、基金、期貨、證券、擔保等措施,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社會資本辦農事”嶄新局面正在展開。

  在梅州大埔,當地發揮涉農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去年共撬動鄉賢、群眾、企業等社會資本投入4.49億元。其中,通過整合涉農資金596萬元,撬動中國移動梅州分公司投入1929萬元建成5G+農業大數據平臺,為全縣22萬畝蜜柚精準“種、管、采、賣”提供科技支撐;還在安排涉農資金時充分考慮群眾意愿,安排1100萬元補貼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激發廣大群眾參保投入683萬元。

  在揭陽普寧,當地設立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建設專項貸款,地方財政給予適當貼息,市農信社信貸創新產品“金梅貸”,近年來為青梅產業提供發展資金1.18億元,撬動社會資本4.5億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涉農貸款余額達1.99萬億元,投入規模創歷史新高,提前三年實現規劃目標;農業保險保費收入達45.59億元,全年目標完成率超七成,同比增長94.28%,賠款支出額同比增長102.59%,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廣東還通過專項債券資金強化“托底”支持,江門開平就積極爭取專項債券4.9億元用于打造“邑美僑鄉·世遺風韻”鄉村振興示范帶,通過污水處理費、租賃租金、停車場收入、墾造水田和拆舊復墾收益實現增收。

  在汕尾陸豐,當地統籌涉農領域財政資金,實施鄉村振興示范帶沿海段銀灘生態修復項目,同時緊緊抓住專項債政策“窗口期”,將6條示范帶進行整體營運打包,成功申報12億元專項債,顯著放大涉農領域財政資金規模效應。

  “如何在愈加趨緊的財力狀況下,統籌用好現有財力、創造性拓展資金籌集渠道,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面臨的重大命題。”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廣東還將加強財政金融政策協調,通過多種方式集聚金融資源和社會資本支持鄉村全面振興。

  • <button id="mgvds"></button>
  • <del id="mgvds"></del>

  • <dfn id="mgvds"></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