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總投資17.5億元的大金空調華南基地項目落子惠州博羅縣,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營業額達70億元。作為“全國百強縣”,博羅正錨定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第一方陣”的目標,奮力建設“縣強、民富、景美、人和”的現代魅力強縣。
縣域是廣東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戰場之一,如何“排兵布陣”?省委十三屆二次全會強調,要突出縣域振興,高水平謀劃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大力推進強縣促鎮帶村,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城鄉面貌改善提升,強化政策機制支撐,發揮好基礎設施先導作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突出縣域振興,既符合中央精神,又契合廣東實際。”華南師范大學“三農”與城鎮化研究所所長胡靖說,中央多次強調要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切入點,賦予縣級更多資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權,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搞好縣域經濟發展對解決廣東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有戰略性的意義。
發展現代產業,激發縣域經濟活力
縣域的主體構成是鄉村,鄉村產業振興是縣域經濟繁榮發展的支柱與支撐。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及,要大力發展縣域范圍內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格局。
“金柚不下樹就已經銷售完了。”談及金柚今年產銷情況,梅州市梅縣區桃堯鎮螺江村柚農張廣順喜笑顏開。當前,梅縣區正扎實推進鄉村產業社區試點,今年重點打造大黃村金柚產業社區和陰那村、僑鄉村文旅產業社區,探索古鎮與良田共存、產業與鄉村共興發展路徑,培育帶動一批產業強村、經濟強村。
作為民營經濟大省,中小企業在推動廣東產業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不少縣域中小企業由于位置較分散、發展水平不均,難以得到地方政策的有效扶持,推動中小企業集聚化成為促進資源集聚、政策扶持、基礎設施紅利最大化的重要途徑。
現代農業產業園就是推動中小企業集聚化的手段之一。截至今年10月,全省累計創建18個國家級、288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實現了每縣至少一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第一輪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產值已達3308億元。
未來,廣東縣域經濟發展將再迎利好。廣東省工信廳近日發布的《廣東省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發展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十四五”期間,廣東全省范圍內擬認定100個左右集群,引導和支持地方培育一批市級集群,并將“激發縣域經濟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關鍵環節配套能力”列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工作目標之一,將集群定位設置在了縣級區劃范圍內。
繁榮鎮村經濟,為縣域經濟蓄勢賦能
從國道359線行至云浮市新興縣天堂鎮,寬敞明亮的瀝青街道、整齊排列的房屋與遠處的群山遙相呼應,一幅風光秀麗的鄉村美景圖在眼前徐徐展開。
去年9月以來,云浮市錨定農業農村現代化總目標,縱深實施“放權賦能強鎮興村”戰略,以圩鎮高質量發展推動鎮域經濟提升,牽引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未來,我們力求通過2年的努力到建市30周年,把全市63個鎮(街)建成產業‘特而強’、功能‘聚而合’、形態‘精而美’的鎮域經濟體,解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促進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現代化。”云浮市相關負責人說。
在胡靖看來,縣域經濟要發展,鎮村經濟發展是重要突破口。其中關鍵是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組織功能、治理功能,謀劃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鎮村經濟繁榮起來了,有了浩蕩的源頭活水,縣域經濟才有機會做大做強”。
走進茂名高州市南部甜美果海鄉村振興示范帶,15個村莊、6000多戶民房由這條39公里長的示范帶串聯起來。白墻黛瓦,一步一景,濃濃的嶺南風情撲面而來……
茂名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車東耀說,茂名正全力打造103個鄉村振興示范樣板村、5條鄉村振興示范樣板墟、“一湖一灣一港一城一區一帶”6個鄉村振興示范樣板群,引領鄉村振興向縱深、向全域發展。
如何繁榮鎮村經濟,為縣域經濟蓄勢賦能?萬忠建議,要統籌縣域和鎮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關系。在縣級層面要統籌經濟發展大方向、確定全域發展整體規劃、重點提升服務能力,鎮級層面則要打造成一處鄉村大社區的服務中心,做好農業產業、基礎設施服務配套等工作。
改善人居環境,夯實縣域經濟發展根基
從汕尾陸豐市啟動建設的首條鄉村振興示范帶——“濱海走廊”示范帶放眼望去,色彩亮麗的墻繪生動有趣,蜿蜒曲折的道路干凈整潔,柔軟細膩的沙灘銀光閃閃……一幅幅美麗鄉村圖景在陸豐徐徐鋪展開。該示范帶全長47公里,途經東海、金廂、碣石3鎮17個村(居),覆蓋面積100平方公里。“以示范帶建設為契機,十二崗村積極融入全鎮的旅游發展規劃,盤活了村莊連片閑置農房。”金廂鎮十二崗村黨總支書記黃智韓說。
陸豐正以示范帶建設為抓手,探索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欠發達地區的二元結構,推動全域發展,帶動全面振興。
胡靖說,與城市相比,農村人居環境的提升,將不斷凸顯鄉村的居住優勢,勞動力留下來、人才留下來,才會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隨著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鄉村的‘綠水青山’將為村民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他同時建議,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要發揮村“兩委”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作用,對村莊的土地資源進行整體性開發、利用,避免村莊建設的無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