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火熱的夏天,江門“80后”黃梅芳很忙。作為蓬江區杜阮鎮上巷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她既要走進涼瓜大棚與種植戶一起忙收成趕上市,還要直播帶貨推介杜阮涼瓜及周邊特色產品,被村民親切地稱為“帶貨女王”。
“過去,農村黨組織書記干多干少全憑一股熱情。現在,做得好的升級升檔,做得不好的降級降檔,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得到了提升,更有信心有底氣嘗試新業態。”黃梅芳說,去年底江門全面實施農村黨組織書記分級分檔管理,將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工作表現與級別檔次掛鉤、級別檔次與薪酬待遇掛鉤,實現獎優罰劣、優進劣退,探索破解農村黨組織書記“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難題,健全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系統部署,明確要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江門以提升組織感召力為重點加強農村黨建,通過設置崗位級別檔次,提振農村黨組織書記促進鄉村振興的精氣神,有效激發了推進“百千萬工程”的內生動力。2023年,江門市農村集體經營性收入54.84億元,在全省率先實現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下的薄弱村100%“摘帽”。
待遇跟著檔次走
從村民小組長、村聘用干部到村“兩委”干部,今年50多歲的蓬江區荷塘鎮高村村黨總支書記甘卓根在村里干了半輩子。這些年,他瞄準村里土地連片的優勢,帶領村委會盤活土地資源,走家入戶凝聚村民共識,推動蓬江區史上單體投資額最大外資項目——柏濤高端智能裝備產業園落戶。2023年,高村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約839萬元,較2020年翻了近一番。今年,甘卓根還被評為江門市“優秀共產黨員”。
加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離不開一支本領過硬、擔當作為的鄉村“頭雁”隊伍。2023年11月,江門市委組織部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對全市1056名農村黨組織書記實施評級定檔,通過設置崗位級別檔次,將他們的工作表現與級別檔次掛鉤、級別檔次與薪酬待遇掛鉤,充分調動廣大農村黨組織書記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形成爭先創優、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為推進“百千萬工程”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我們以擔任農村黨組織書記的年限和表現為主要依據,初次評定級別檔次,共分3個級別、10個檔次。”江門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每晉升一個級別檔次,每月補貼平均增加200元。同時,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績效考核獎,允許通過法定程序從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中提留部分資金用于發放集體經濟發展獎勵。
黃梅芳做了7年的村黨支部書記,初次評級定檔為三級二檔,去年年度考核“優秀”后晉升為三級一檔,月收入相比實施分級分檔管理前增加600元。“實施分級分檔管理,農村黨組織書記職業上升的通道更寬了。隨著級別檔次和收入的提升,自己的責任和擔子也更重了,今后要更加努力工作,不辜負組織和群眾的信任。”黃梅芳說。
對于級別和檔次較高、表現較好的農村黨組織書記,江門還優先推薦其進入鎮(街)領導班子、參加鎮(街)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專項招錄、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自2022年以來,江門市共分兩批招聘5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為鎮(街)事業編制人員,推薦900余名農村黨組織書記擔任各級“兩代表一委員”。
檔次能上也能下
“新會區雙水鎮沙蓢村黨群服務中心的一通電話,改變了我的職業方向。”如今,沙蓢村黨支部書記張長結仍時常會想起7年前的那個瞬間。
從一名幼師“轉行”成為村“兩委”干部,再到獨當一面的村黨支部書記,張長結在短短幾年內迅速成長為一名扎根農村、服務基層的“多邊形戰士”,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翻番,摘掉了“經濟薄弱村”帽子。
全面實施農村黨組織書記分級分檔管理后,江門將建立“能上能下”機制,未來有望涌現更多“張長結”。
“我們設置直觀且可持續的晉升階梯,著力培養選拔‘有干勁、會干事、作風正派、辦事公道’的農村黨組織書記,拓寬上升通道,激勵他們安心干事、踏實工作。”江門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個人或集體獲得表彰獎勵情況、重點工作表現情況以及受黨紀政務處分情況,對農村黨組織書記級別檔次進行動態調整,形成“能者上、劣者汰”的用人導向。自去年制度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有209名工作表現突出的農村黨組織書記晉升檔次,13名工作不力或受黨紀政務處分的農村黨組織書記被下調檔次。
此外,江門聚焦推動落實鄉村振興和“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以鎮(街道)為單位建立村干部績效考核辦法,不僅提高了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村干部待遇,還促進村干部隊伍的年輕化,讓村莊更容易留住人才。
開平市塘口鎮宅群村“90后”村黨支部書記方曉瑩原是一名企業管理人員,2021年在組織動員下回村擔任農村黨組織書記。“分級分檔管理打破了村干部職業晉升的‘天花板’,讓農村基層干部政治上更有奔頭、經濟上更有盼頭,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青年加入村干部隊伍,投身家鄉建設。”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