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的南亭新村,是肇慶市高要區首個住宅小區,但飽受內澇之苦。上個月,當地城管部門動用機械設備把下水道加寬了一倍。近期連日降雨,小區卻第一次沒有水浸。“以前我們到小區巡查,居民不理不睬。現在都會熱情地打招呼。”該社區創文網格巡查員、高要區城管局干部譚軍說道。
近年來,肇慶市始終把為民惠民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年以來該市各級政府共投入10億元資金,為老百姓辦好“萬件民生微實事”,一批“路面不平、街燈不明、溝渠不暢、廁所不通、垃圾不清、環境不潔”問題得到解決,群眾對創文滿意度大增。
群眾對創文從不理解到主動參與
在網格聯絡員和職能部門聯動協助下,肇慶市塘崗一新村社區3天時間實現27盞新裝路燈亮燈;存在15年之久的違章建筑蕉園崗廢品場3天時間快速清拆,附近居民10多年沒有打開的窗戶終于迎來清新的空氣;躍龍社區改造舊花基30多米,清運廢舊家具雜物、淤泥垃圾達20多車……
自2015年啟動新一輪創文以來,肇慶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創文工作作為落實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民辦實事好事的具體工作來抓。今年肇慶創文進入攻堅階段,市主要領導帶頭并組織各級領導干部下基層、入社區,聽民意、察民情,了解群眾所盼所想,把群眾需求作為創文的第一要求、第一任務。
通過走訪,了解到許多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年久失修、群眾迫切要求改善臟亂差的生活環境。就此,肇慶市于今年推出了“萬件民生微實事”活動。何為民生微實事?顧名思義,就是解決發生在老百姓身邊、影響衣食住行的細微事情,如路燈不明、道路不平、溝渠不暢、廁所不通、樹木不整、景觀不雅、宣傳不周、環境不潔等問題。
據統計,今年以來,肇慶市各級政府共投入10多億元,完成了84個老舊小區改造、近1000條背街小巷整治、78個集貿市場升級改造、安裝路燈7000盞、改造一批公廁、新劃停車位7萬多個,有效解決了停車難、亂停放等生活問題,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由于創文中肇慶市堅持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好事,使群眾對創文工作由不理解到理解,從理解到支持,從支持到參與,越來越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創文志愿服務,目前全市注冊志愿者59萬多人,志愿服務時數3300多萬小時,志愿者注冊人數和服務時數均位居全省前列。
城市綜合信用指數居全省前列
日前,肇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盤”走紅朋友圈。今年6月下旬,肇慶在流動人口較多的星湖畔,建起了兩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表盤”,用核心價值觀12個詞為時間刻度,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分別對應不同時刻,其獨特的創意獲得廣大群眾的熱議和贊許,不少市民及過往游人紛紛來此拍照合影。
肇慶市始終堅持把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作為文明城市創建的靈魂主線,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結合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通過“小手拉大手”等專項宣傳教育活動,使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發芽,同時,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各行各業的行為規范。
率先在全省開展“禮讓斑馬線”主題實踐活動,肇慶市各行各業的代表組成15個方陣發出“禮讓斑馬線。讓粵H閃光輝”倡議;全力構建社會信用體系,通過打造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為30多萬家企業建立信用檔案,先后出臺了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誠信“紅黑榜”發布制度等辦法,各行各業形成了“褒揚誠信,懲戒失信”合力。
2014年以來,肇慶市累計發布了8期誠信“紅黑榜”,其中“紅榜”名單3896條,“黑榜”名單261條,因失信被列入“黑榜”名單的企業數量逐步減少。誠信“紅黑榜”名單還被印制成小冊子,派發到160個社區居委會,擺放在顯眼處供辦事群眾查閱。
7月18日,由新華社等主辦的首屆“中國城市信用建設高峰論壇”,發布了《中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評價報告》。報告顯示,肇慶市綜合信用指數為80.94分,在全國261個地級市中排名第29位,全省排名第4位,肇慶市初步形成良好的社會誠信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