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貫徹落實《規劃綱要》又有大動作。筆者昨日(15日)獲悉,繼今年3月11日,商務部與廣東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建設珠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合作協議之后,海關總署也將與廣東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推進轉變發展方式合作備忘錄,為推動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
海關廣東分署介紹,2009年以來,廣東省內海關推出“四個就地轉”便利措施,為全省2400多家企業辦理轉型手續。據統計,2010年廣東加工貿易經批準內銷征稅款102.1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32.8%.
與此同時,廣東省內海關大力推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整合發展,引導企業充分利用保稅物流政策,降低內銷物流和運營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2010年廣東特殊監管區域累計進出口總值為598.2億美元,同比增長33.4%.
“雙轉移”轉出企業仍可在遷出地海關辦手續
廣州海關關區(轄區)范圍包括廣州(黃埔、增城及蘿崗部分地區除外)、佛山、肇慶、韶關、清遠、云浮、河源等7個地區。自“雙轉移”戰略啟動以來,廣州關區共有43家加工貿易企業辦理遷出/入手續,其中轉入企業29家,超過四成是高新技術、機電類企業;轉出企業14家,六成以上屬于中、低端產業。
為了配合“雙轉移”的實施,廣州海關著力優化監管和服務。對轉入的加工貿易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企業可在一個窗口辦理不作價設備和加工貿易合同備案、設備轉移、深加工結轉和余料結轉以及合同核銷等手續,為入園企業提供無障礙轉移、無縫業務銜接等快速便捷海關服務。
而對轉出企業,廣州海關則堅持“扶上馬、送一程”。轉出企業可在遷出地海關一并辦理剩余料件、不作價設備的轉出和轉入業務,有效節約企業成本,提高企業運營效率。
保稅物流業拓展助企業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作為我國加工貿易之都,東莞地區集中了大量加工貿易企業,也是黃埔海關管轄范圍,轄區內1.3萬多家加工貿易企業,大部分面臨運輸、倉儲成本、庫存資金占有率高等現實問題。
東莞華科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加工貿易企業,主要產品是新型電子元器件并配套電鍍工序。公司從2010年8月起將部分轉關業務轉移到東莞保稅物流中心。黃埔海關為其量身制定了轉變物流模式、利用“入區即退稅”政策提升效益的方案,并由專人跟蹤協助。開通了入區業務之后,該公司每票保稅貨物轉關時間節省了半天,每貨柜物流費用節約二成多。
今年1—4月,東莞保稅物流中心享受入區退稅政策的貨物共5.2萬噸,貨物總值1.76億美元,占園區業務總量的94%.實實在在為東莞的企業節省了運營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也促進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積極引導企業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
在珠海、中山的對外貿易中,加工貿易一直超過半壁江山,相關企業有2400多家。
珠澳跨境工業區的德誠公司以前是一家制衣企業,兩年前合同銳減,企業大量成衣積壓。拱北海關積極引導企業不斷調整思路,利用園區區位及政策優勢,大力發展物流業,使得企業得以重整旗鼓。通過積極探索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新模式,拱北海關引導珠海園區確定了由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變,從以加工貿易為主向倉儲物流業過渡的發展目標。經過轉型升級,該園區目前從事倉儲物流業企業已占全區企業的六成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