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時尚再領潮 融合共贏奪先機
2015中國(沙溪)服裝電子商務交易會6日開幕
長城內外,塞北江南,闖關奪隘正酣。
2015年的廣東,在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推動下,已然開始新的征程。創新、融合、改革,在這盤戰略大棋局中,曾經一度于廣東經濟發展史中扮演“墾荒者”角色的中山市,如何部署“先手棋”順勢而為?
6日,備受關注的2015中國(沙溪)服裝電子商務交易會(以下簡稱“交易會”)即將盛大開幕。這個渾身上下均洋溢著濃郁“互聯網+”氣息的展會,正是中山踐行創新驅動戰略的樣本之一。在11月6日至20日期間,它將充分展示出“柔性供應、快反加工、精準營銷”的全產業鏈電子商務應用模式,成為國內首個以服裝與電商跨界融合的時尚展會。
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兩化融合”工程,讓“互聯網+”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中國休閑服裝之都沙溪鎮的深入探索,也為全省專業鎮轉型升級提供了較具借鑒意義的樣本經驗。
時尚展會
服裝與電商跨界實現融合
深秋,位于沙溪鎮的韓尚衣舍服飾有限公司內,諸多忙碌的身影仍在為6日開幕的交易會忙碌。企業負責人羅先生此前曾在深圳經營服裝產業多年,沙溪鎮政府對服裝產業的大力扶持吸引了他。兩年前,他將企業搬遷到沙溪,并開始涉足電商交易。目前,公司銷售額的七成來自網絡平臺。
今年,全新的交易會模式令其耳目一新。在羅先生的印象中,國內尚沒有能夠實現服裝與電商跨界融合的展會。展會舉辦期間,恰逢一年一度的“雙11”,主辦方推出的億元鉅惠活動,也使得他對展會效果抱有較大期待。
這是一個關于服裝企業與電商產業的深度互融故事。貫穿始終的創新要素,成為整個故事得以展開的基石。與之類似的案例,今年以來在沙溪鎮頻頻上演。即將于明日開幕的交易會,渾身上下便散發著濃郁的“互聯網+”氣息:
交易會主會場選址于“中山服裝O2O電商示范基地”富元國際服裝城,總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涵蓋A館、B館兩大專業服裝批發市場。作為“中山第五代O2O智能服裝專業市場”,富元國際服裝城以創新性的群落式綜合規劃及“線上線下”相結合運營模式,建立全產業鏈覆蓋的服務體系,包括服裝的設計研發、投融資服務、現代物流等,為交易會注入了堅實的“硬件”力量。
交易會還與廣貨網上行強強聯合,共同推進紡織行業與電子商務的融合共贏。在交易會現場的區域展示中,特設電商企業、電商服務商、電商平臺區,通過實體平臺搭建與線上交易互動,融入線上預售、品牌內購、現場促銷等手段,著力打造一個集匯聚名牌、技術交流、信息化應用、電子商務于一體的O2O交易平臺。
另外,除了聯合參展商共推優惠盛宴之外,在交易會的官方微信平臺上,同步開展了一元搶購、億元紅包等系列豐富多彩的互動游戲,整體鉅惠資金高達億元,保證了廣大采購商、時尚買手、普羅大眾能在交易會期間,既可以參觀展覽,又可以優惠價格購入稱心的品牌服裝,真正實現“線上線下大狂歡”的主旨。
作為整個交易會的核心抓手——“中國服裝全產業鏈云商平臺”將正式啟動。這個平臺基于信息化、3D展示技術,將把服裝設計、面輔料定制、品牌策劃、快反加工、市場營銷及服裝產業鏈上下游相關產業互聯互通,打造B2B2C模式的電子商務平臺,與實體展示深度融合。
全產業鏈
三個維度接軌“互聯網+”
從傳統的展店聯動模式,發展至如今的O2O模式,發生巨變的絕不僅僅是本屆沙溪服裝電子商務交易會。在其背后,是中國休閑服裝之都借力“互聯網+”實現全產業鏈觸網的深刻變革。
當前,中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結構不斷優化升級,要素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或引發或催化中山專業鎮經濟產生一輪又一輪的“核聚變”。
對于制造加工企業占全鎮企業量80%的沙溪鎮而言,轉型升級同樣面臨較大壓力:受歐債危機蔓延、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增加等原因,該鎮服裝產業一度出現招工難、追款難、庫存積壓等問題,造成品牌服裝消費萎縮、外貿加工有單不敢接、內銷加工有貨不敢出的尷尬境地。
對此,中山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薛曉峰指出,中山正處于新舊增長動力轉換階段,傳統產業加速向優勢傳統產業邁進,以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為核心的增長新動力正加快孕育成長。全市必須加快推動“創新+”戰略,積極參與珠三角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奮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
深入貫徹落實中山市委市政府創新驅動戰略,沙溪以創建電子商務示范鎮為契機,大力推進“兩化融合”工程,進一步深化服裝產業在服裝設計、生產加工、面輔料供應、制作工藝等方面的應用,線上線下互融互通,著力打造“快反加工”模式和柔性供應鏈。
如何才能實現全產業鏈的觸網?沙溪在三個領域進行了“互聯網+”嘗試。
首先是互聯網+面輔料供應。面料供應是服裝產業鏈源頭所在,產品的質量控制取決于紡織和面料。沙溪鎮計劃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共同籌建“國家紡織面料館沙溪分館”,通過專業化的公共服務平臺,優化產業鏈的資源配置和統一管理協調,建設集面料選購、服裝設計開發、管理、推廣、電子商務、貿易撮合等體系完備的專業平臺。
其次是互聯網+服裝設計。沙溪擬與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共建“中國服裝設計(休閑服裝)創作中心”,以“眾創空間”的理念,打造服裝設計師夢工場,培育和孵化服裝設計人才,打造服裝設計個性化定制和私人訂制相結合的模式。
第三是互聯網+沙溪制造。沙溪將通過以面輔料儲備、服裝設計打樣中心、設計師創作中心為主要內容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服裝加工企業轉型升級、打造“沙溪制造”區域品牌提供保障。
10月27日,沙溪服裝產業帶就登上了阿里巴巴淘工廠平臺首頁。在接下來的幾天,沙溪鎮300多家服裝企業將獲得平臺方的活動支持,進一步打響“中山質造”的品牌。在此之前,沙溪服裝已經成功入選淘寶網“中國質造”首批20個重點產業帶,該項目將在全國遴選100個產業帶進行重點扶持,目的是推動傳統制造企業用品質擁抱互聯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
得益于上述舉措,在今年低迷的經濟形勢中,沙溪轉型升級取得顯著成效。據沙溪鎮黨委書記周小川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沙溪全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億元,增長8.5%;規上工業增加值31.8億元,比增10.6%;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8億元,比增16.1%,其中第三產業投資額23.72億元,比增22.4%。
智慧城市
創新風暴席卷休閑服裝之都
在沙溪,“互聯網+”戰略已經不僅局限于服裝產業。
深耕紅木行業,今年沙溪已經建立家居行業O2O電商平臺——“買紅木網PC購物商城”。9月舉辦的2015中國(沙溪)紅木家具文化節同樣植入了“互聯網+紅木”理念,帶動紅木企業銷售渠道、設計創新、經營策劃等領域升級。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當前沙溪還在著力推動“互聯網+智慧城市”。即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方式分階段打造不同的服務窗口,建立智慧城市服務平臺,開發微看沙溪、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APP手機應用服務端,及時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社會問題,提高社會治理效率。
同時,沙溪擬大力推動工業化、電子商務與信息化融合,重點建設“兩區”:一是把隆興工業區打造成為智慧云服務產業園區,構筑“電商谷”,構建服裝產銷一體化、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的西南部現代制造業集聚區;二是把星寶商圈打造為“智慧示范社區”,實現社區管理智能化、商圈運營電子商務化、物業管理信息化,輻射帶動鎮內各村(社區)生活信息化與電子商務應用。
從一個產業延伸到一座城市,“互聯網+”戰略已經逐漸在中國休閑服裝之都落地生根,進而演變成一場創新風暴,為沙溪的新型專業鎮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沙溪鎮對“互聯網+”戰略的深入探索,也為全省專業鎮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較具借鑒意義的樣本經驗。
美國學者、中國問題觀察家傅高義曾感慨:“眾多優越的地理和歷史因素,讓珠三角把握住1950年以來從未有過的機會,率先走在廣東其他地區的前面。”
圍繞“創新、融合與改革”,沙溪鎮已經交出一份高分答卷。有理由相信,這片創新熱土能夠把握住千載難逢的機會,在即將到來的“十三五”奏響時代強音。
■展會亮點
1.堡威定制科技
堡威定制遠程系統能智能測量人體18個部位的22個尺寸。消費者通過手機拍攝正面、側面兩張全身平面照片,通過三維人體建模系統即可獲得人體三維數據。通過手機在線上傳照片→按指示確認衣服各個細節→提交確認→付款,就可以輕松完成一件由自己100%設計的量身定制襯衫數據資料。數據通過微信商城平臺同步進入工廠的流水生產線系統,30分鐘可以完成成衣生產。
2.圣東尼無縫成衣技術
“無縫成衣技術”最初被用來制造內衣,減少接縫使得衣服穿起來更加舒適。考慮到各式花型所能創造出的無限可能性,無縫技術現已被用來制造專業的功能性服裝,比如運動服、塑身衣及外衣。用無縫機制造的服裝可實現各種特殊花型,被認定為獨一無二的服裝。
3.衣時尚3D試衣鏡
O2O模式是當下最熱的新型營銷模式,尤其對于服裝行業并不陌生。3D試衣鏡,就是O2O模式的營銷利器,有了它你只要揮一揮手就可以試穿不同款式的衣服。
4.真維斯好玩互動T
真維斯打破傳統服裝模式,率先將“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 Technique,簡稱AR)運用到T恤上的休閑服飾品牌。以繽紛多彩的各類印花圖案為載體,運用AR技術將神奇多變的動畫效果和富有趣味的互動游戲融入真維斯“好玩互動T”中,開創3D潮流互動T恤新時代。
5.甘田公司智能制造
展示紡織服裝行業“機器換人”的智能化設備,包括縫紉機機器人、搬運機器人等,從生產制造到物流配送等進行實體展示。
■高端訪談
問:2015年,在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國內外會展經濟同樣遭遇寒流。比如廣州的廣交會、順德的家電展。在此背景下,2015中國(沙溪)服裝電子商務交易會如何定位與突圍?
沙溪鎮鎮長陳順葆(以下簡稱“陳”):近年來,服裝產業的市場需求已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傳統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越來越行不通。為打破僵局開創新局面,近年來沙溪鎮大力推動電子商務示范鎮建設,以“互聯網+”改變思維方式聚焦用戶和產品,再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經過努力,目前沙溪全鎮90%的制造企業都在應用互聯網技術,網上銷售占比已由去年的22%上升至今年的41%.對于本屆交易會,我們主打的是“互聯網+”主題。我們將充分展示出“柔性供應、快反加工、精準營銷”的全產業鏈電子商務應用模式,將其辦成國內首個以服裝與電商跨界融合的時尚展會。
問:如何理解沙溪所提出的全產業鏈觸網模式?
陳:沙溪所提出的“互聯網+服裝全產業鏈”模式,主要包括“互聯網+面輔料供應”、“互聯網+服裝設計”以及“互聯網+沙溪制造”三部分內容。
其中,在“互聯網+沙溪制造”領域,我們將通過三方面展開。一是網上接單。通過阿里巴巴淘工廠、京東“中國制造”、淘寶“中國質造”等抱團和沙溪服裝全產業鏈云商平臺建設,引導加工企業善用互聯網資源;二是快反加工。依托沙溪作為中國休閑服裝生產基地的優勢,打造以“精準生產、柔性生產、快速生產”為目標的服裝“快反加工”模式,降低加工成本,減少庫存風險;三是快訂。針對有設計研發能力的中小微服裝加工業,加強與網絡品牌的對接。
問:目前沙溪已經與哪些互聯網平臺深入對接?
陳:沙溪已經積極與阿里巴巴對接,在富元國際服裝城籌建阿里巴巴1688沙溪服裝館,依托阿里巴巴1688三大主體項目“快訂”“火拼”和“淘工廠”,實現線上線下O2O互動銷售,首期規劃8500平方米,可容納100多家工廠實體店。該項目將建立包括人才培養、運營服務、金融投資、創業孵化、倉儲物流等完善的服務體系,有助打破我鎮服裝發展瓶頸,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另外,我們已經成功進駐淘寶網“中國質造”、京東“中國制造”等核心品牌,目前申報注冊的我鎮服裝企業已超30家。蘇寧也擬建設“沙溪服裝品牌館”。我們還積極推動沙溪服裝、紅木家具融入“中山好產品”“中山美居”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