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目標
“十三五”時期廣東省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一個率先、四個基本”。“一個率先”就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立2018年為廣東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年,力爭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四個基本”就是基本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基本建立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基本建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基本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
經濟增長
GDP到2020年將達11萬億元
今后五年,廣東省經濟增長預期目標是,在明顯提高質量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年均增長7%,到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11萬億元,確保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新體系。形成需求側與供給側相互平衡、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經濟增長新局面。
深化改革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省,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發展環境。深化經濟領域重點改革,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建立現代財稅制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構建現代高效金融體系。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為重點,統籌推進立足“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各領域改革。
創新驅動
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
到2020年達2.8%
技術自給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
分別達75%和60%
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建設為引領,加快基本建立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步伐,建設面向全球的人才高地。到2020年,R&D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8%,技術自給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到75%和60%,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邁進創新型省份行列。
城鄉一體
深入實施珠三角地區優化發展和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戰略,提升珠三角城市群作為引領全國發展主要空間載體的集聚輻射功能和國際競爭力,推動粵東西北地區經濟振興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生態持續優化、民生明顯改善,穩步邁向全面小康。
對外開放
率先推進國際貿易投資規則創新,著力優化對外開放區域布局、貿易布局和投資布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寬領域、多層次、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高標準建設廣東自貿試驗區,著力構建“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和經貿合作中心,形成粵港澳臺經濟深度合作新局面,全面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
綠色低碳
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
到2020年提高到25%達60.5%
森林覆蓋率
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力爭在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中走在全國前列。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森林覆蓋率達到60.5%。
共享成果
550萬人
城鎮新增就業
年均實際增長高于7%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堅持把增加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五年城鎮新增就業550萬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高于7%.率先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社會保障城鄉一體化,堅決打贏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