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小企業要善于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或是平臺,盡量多抱團。”11月16日,第十八屆高交會舉行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多家知名企業分享自己科技商貿合作商的經驗。當日,“國際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Union,縮寫:GIU)”也宣布成立,該聯盟是聯合性民間組織,由中國內地和香港、韓國、加拿大、印尼等7家機構發起,將致力于國際創新及商貿交流合作。
與會企業家均強調要把科技創新與“一帶一路”相結合,加強國際合作。中興通訊國際合作總監劉小夫一直以來都負責對外合作業務,他表示,企業“走出去”的難點,歸結起來是人、才、物,即國際化的人才、更多的資金,以及提供比較高端的科技類產品和高端服務。從個體層面看,一是語言溝通能力;二是國際化視野,尤其是對各個國家不同地域商務、法物、合規方面的條款有清晰認識和應用;三是跨文化相關的知識技能,“在有些國家建立本地化團隊,特別需要對本地化員工進行跨文化的溝通交流,否則項目很難開展”。
華大基因國際合作項目負責人劉景則表示,深圳市政府已對企業“走出去”有不少優惠政策,經信委、外事辦等網站也會對這些政策進行更新,“華大也是經常申請這樣的優惠或政府提供的資金。”“每一個國家的政策都不一樣,作為企業,應該善于利用海外的平臺,通過平臺與政府進行溝通。”劉景說,華大基因也在和白俄羅斯工業園、泰國工業園等平臺進行接洽。
當日,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深圳市工程師聯合會、中韓尖端科技產業交流協會還發起成立“國際創新聯盟(Global Innovation Union,縮寫:GIU)”,大田經濟通商振興院(韓國)、浦項科技園(韓國)、韓中經濟通商促進會(韓國)、英國皇家控制和計量學會香港分會等機構成為首批創始會員。“聯盟將促進國際機構及其企業之間創新、商貿的交流和合作,接下來希望把聯盟的機構發展到20個國家。”國際創新聯盟會長金仁壽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