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政府網26日消息,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作出部署。
通知指出,盡管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但是對困難群眾的保障水平不能降低、力度不能減弱、工作不能放松。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社會政策要托底的部署要求和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民生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力度。
通知提出,各地要加大受災群眾困難排查力度,調整完善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政策,做好自然災害應急救助。加快災區倒損民房恢復重建,對2016年因遭受特大洪澇災害仍住在臨時安置住所的受災群眾,2017年要全部幫助解決住房問題。進一步落實臨時救助制度,做好救急難工作,及時解決好群眾遭遇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開展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活動。提高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的集中供養比例,將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有關規定的殘疾人納入救助供養范圍。統籌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改善孤兒和貧困殘疾兒童等群體的保障條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合理提高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
通知明確,各級財政在一般性轉移支付中,要把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放在優先位置,確保政府投入只增不減。中央財政已撥付的救助補助資金要抓緊到位。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科學合理編制困難群眾生活保障資金預算,增加資金有效供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落實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防止物價波動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績效評價和公示公開,建立健全資金監管機制。
通知強調,各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強制度銜接和工作銜接,強化資源統籌、部門聯動。各級政府要把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作為優先安排,進一步加強領導。全國各縣(市、區)都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負責人牽頭,民政部門負責,發展改革、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衛生計生、扶貧、殘聯等部門和單位參加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定期研究解決本地區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問題,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實到基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