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玩人人添人人澡东莞,中文有码无码人妻在线,越猛烈欧美xx00动态图,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首頁 > 要聞動態 > 投資動態

廣州全速發動創新驅動引擎 創新走廊串起新興產業群

時間 : 2016-02-16 16:51:53 來源 : 南方日報網絡版
【打印】 【字體:

廣州全速發動創新驅動引擎

創新走廊串起39個國際合作平臺,助力嵌入全球創新網絡

  兩組數據,折射出廣州這座國家中心城市創新發展的強勁動力:

  去年,廣州地區生產總值比肩新加坡和香港,達到1.81萬億元,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8.2%,高于工業增長平均水平1.8個百分點,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廣州全市取得發明專利授權6626件,增長44.4%,平均每天取得18項授權。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16%,增長數為前兩年之和。

  素有千年商都之稱的廣州,正朝著創新創業之都的方向邁進。省委書記胡春華指出,廣州要牢牢抓住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有利機遇,努力成為珠三角創新驅動發展的龍頭、帶動全省創新發展的引擎。

  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表示,廣州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厚植傳統優勢,增創新的優勢,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水平,努力在全省經濟增長中更好地發揮支撐作用。

  16日,省委、省政府在廣州召開全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吹響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號角。當好廣東創新“領頭羊”,廣州正在全速發動創新引擎,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瞄準國家創新中心城市銜枚疾進。

  動能轉換——創新勢能助推經濟穩增

  千年商都向現代商都“華麗轉身”,折射著廣州發展動能的轉換。如今,電商新業態正成為廣州撬動經濟轉型的一大支點。去年,廣州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67.5億元,比上年增長3.7倍,高居全國第一。

  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定力和創新后勁正在被更多人看好,這里聚集了廣東省2/3的普通高校、97%的國家重點學科和全部國家重點實驗室。

  去年2月廣東省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后,廣州加快創新驅動發展布局,創新勢能持續爆發,頻頻將各類“第一”收入囊中:連續第3年榮登福布斯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首;獲得國家、省科學技術獎項總數位居全省第一。

  廣州市市長溫國輝說:“創新驅動是時代的最強音,廣州任何時候都要開拓進取、不斷創新。”

  “我們不當運動員,也不當裁判員,只當場地維護員。”廣州市科創委相關負責人說,要讓企業唱創新“主角”,政府要做的是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環境。

  去年,廣州出臺的“1+9”科技創新系列政策涵蓋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和激勵、科技金融等方面,堪稱全國最系統的創新“政策包”。廣州還推出堪稱國內“最豪”的“小巨人”獎勵計劃,2015年至2017年間拿出60億元扶持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

  動能轉換的效應逐步凸顯,廣州的GDP“含金量”不斷提高。去年,廣州先進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8%和19.4%,高于整體工業增速,發揮了主導作用。

  高新技術企業成為千年商都新的弄潮兒。去年,廣州高新技術企業累計數同比增長16%.到2020年,廣州全市高新企業要達到3500家以上。

  春節期間,廣州億航無人機聯合創始人熊逸放還和團隊成員在謀劃新一年的發展,全球首部全電力低空自動駕駛載人飛行器——億航184登陸美國《時代》雜志讓他們振奮。“這是我們讓世界認識中國創造的開端。”熊逸放說。

  優化布局——創新走廊串起新興產業集群

  成功投資過百度、搜狐等互聯網企業的創投“大鱷”IDG資本,把中國南方總部放在“廣州硅谷”——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IDG資本副總裁、合伙人楊飛說,他們將在廣州再造標桿性投資項目。

  以國際會展聞名國內的琶洲島,正在快速迭代為“創新島”:按照規劃,3年—5年內,這里將形成標桿企業超20家,電商交易額突破5000億元的互聯網創新產業集群。

  打開廣州地圖,一條城市科技創新走廊躍然眼前:自北向南,廣州高新區、中新知識城、科學城次第排開,經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這一“腰眼”挺過珠江,連接生物島、大學城、國際創新城,南延至南沙,創新資源、人才、智力在這里快速流動。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尹濤說,這一走廊處于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和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帶的交匯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極具結合條件”。

  俯瞰廣州,琶洲與隔江而望的珠江新城、國際金融城形成“黃金三角”,一起提升珠江創新帶的發展質量。

  沿著創新走廊,廣州構建起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全市119家孵化器、47家眾創空間,共計670萬平方米的孵化面積,已成為廣州高新企業、“瞪羚”企業及科技“小巨人”企業的發育溫床,為打造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提供了堅實基礎。

  200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克雷格·梅洛教授是廣州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學戰略委員會主席,他表示,“來了以后沒有后悔,廣州的科研工作者非常勤奮,腳踏實地做事。”

  清晰展開的創新走廊,更打開了珠江口東岸創新創業的嶄新空間。

  在廣州調研后,深港產學研基地深港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克科認為,廣州可以依托天河,聯合深圳南山、東莞松山湖打造珠三角創新軸,撐起粵港科技創新走廊的“龍骨”。珠三角城市群內,廣深兩大核心城市之間的互動協作走向深入,將惠及整個廣東。

  聯通世界——鏈接全球資源發力創新樞紐

  “十三五”開局,新的航程開啟。

  中共廣州市委十屆七次全會確定了未來五年發展路線圖:廣州將努力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以及國家創新中心城市,打造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推動廣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全面上水平。

  從航運到航空,大交通綜合樞紐架起連通世界創新要素的橋梁,到廣州做生意正在被到廣州創業創新所取代。

  美中硅谷協會會長王旸選擇廣州大學城作為回國創業的首站。“硅谷背靠斯坦福大學,形成了創新生態系統。”王旸認為,廣州大學城集聚12所高校和20萬學生,再加上珠三角厚實的工業基礎,讓創業創新充滿無限可能。

  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機會,讓全球創新的目光無法忽視廣州。三星通信研究院、卡爾蔡司研究院等一批跨國研發機構先后落戶廣州,英國天祥、瑞士通標等20多家國際檢測認證機構接連入駐,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的聯合研究院也落子廣州。國際一流研發機構向這里匯聚,成為廣州嵌入全球創新網絡的接口。

  來自廣州市科創委的信息顯示,依托廣州超算中心等平臺帶動,廣州國際技術合作發展迅猛。過去5年,廣州國際技術合作平臺從8個增至39個。

  吸引跨國研發機構主動到來,廣州更向世界輸送著中國企業的創造與活力。廣州在互聯網創新上一直發揮著引領作用,培育了網易、微信、唯品會、歡聚時代等一大批互聯網龍頭企業,雷軍、丁磊、張小龍、李學凌等互聯網領軍者從廣州起步……

  事實證明,在全球創新體系中,廣州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成為國際創新資源配置的匯集地,廣州的創新磁場效應將逐步顯現。

?